 
   
    
一、项目简介
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东亚研究”联合项目以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两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长期密切交流为基础,力图在新体制下探索有特色的课程组合和教学培养模式,培养立足于本国与本区域文明传统、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项目以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综合文化研究科长达12年的合作(包括研究生共同培养、国际联合学术研究、教授互访、暑期、冬季工作坊)为基础,旨在通过本区域顶级高校的本科生交流和联合培养,为发展立足于本地区文明传统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东亚文明的共同源流、内部多样性、历史经验的差异和当下面临的共同挑战,立足民族、区域文化的自我分析和自我理解深入,提供重要的契机和推动力。通过学习,达到以下的培养目标:
三、项目特色
1、导师制
项目实行中日方双导师制。学生加入项目后,学术委员会将考虑学生的意愿,为每位学生指定中日双方的指导教师,指导课程选修,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每学期为全体学生安排轮值集体导师,帮助学生分阶段进行阅读、写作与讨论的学术训练。此外,学术委员会联系其他院系的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小组,从学校本科生课程库中选择相关课程,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2、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在确定深入阅读主题之后,从第二年起,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向学术委员会申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选择一个较为具体的主题,利用教学改革提供的选课便利,在全校范围内安排相关课程的选修(包含本科科研与项目的跨学科研讨课),从事与此有关的本科科研项目,帮助学生确立未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训练,并考虑在此基础上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个性化培养方案中还可以包含实习内容,以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力。
3、广泛的毕业出路
项目鼓励和指导同学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项目同学可以申请在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相关院系攻读研究生。也适合到政府机关、文化单位、新闻出版单位及公司就业。
4、较强的语言能力
语言课程学分不计入项目学术学分,但本项目鼓励北大学生在日语和英语两门语言上达到高级水平(日语N1级,英语TOFEL100分及以上或IELTS7分及以上)。
学生完成项目要求时,将获颁两校联合颁发的项目结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
总学分:18学分,其中:
核心课程:6学分;
选修课程:12学分;
并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
1、核心课程:6学分
| 课程号 | 课程名 | 学分 | 周学时 | 开课院系 | 授课老师 | 开课学期 | 
| 04632010 | 东亚人文社会经典 | 3 | 3 | 元培学院 | 杨立华、章永乐、欧阳哲生、蒋洪生 | 秋季 | 
| 02035110 | 亚洲与世界:问题与方法 | 3 | 3 | 元培学院 | 蒋洪生、孙飞宇、昝涛、罗祎楠、田耕 | 春季 | 
说明:授课语言以中文为主,同时根据学生需要,在中文、日语与英语之间灵活切换。
2、限选课程:共两个模块,共12学分。
①模块1,不少于8学分,包括北大选修课程和东大选修课程,其中北大选修课程不少于2学分。
北大课程如下:
| 课程号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开课院系 | 授课老师 | 开课学期 | 
| 02330096 | 中国哲学 | 3 | 3 | 哲学系 | 杨立华 | 春季 | 
| 02138840 | 中国近代思想史 | 2 | 2 | 历史系 | 欧阳哲生 | 春季 | 
| 02132490 | 亚非拉近现代史练习 | 2 | 2 | 历史系 | 昝涛 | 春季 | 
| 02338001 | 思想与社会研究方法 | 2 | 2 | 哲学系 | 李猛 | 春季 | 
| 02930188 | 公法与思想史 | 2 | 2 | 法学院 | 章永乐 | 秋季 | 
东大课程如下:
| 课程 | 学分 | 授课方式 | 
| 东亚教养学理论Ⅰ/Ⅱ | 4学分 | 2学分为两名以上教员英语授课,2学分为Peer Research, 中文或日语辅导 | 
| 东亚教养学演习Ⅰ/Ⅱ | 4学分 | 2学分为两名以上教员英语授课,2学分为Peer Research, 中文或日语辅导 | 
| 世界哲学与东亚Ⅰ | 2学分 | 汉语授课 | 
| 世界历史与东亚Ⅰ | 2学分 | 汉语授课 | 
| 世界文学与东亚Ⅰ | 2学分 | 汉语授课 | 
| 社会・环境・健康与东亚Ⅰ | 2学分 | 汉语授课 | 
| 世界哲学与东亚Ⅰ | 2学分 | 英语授课 | 
| 世界历史与东亚Ⅰ | 2学分 | 英语授课 | 
| 世界文学与东亚Ⅰ | 2学分 | 英语授课 | 
| 社会・环境・健康与东亚Ⅰ | 2学分 | 英语授课 | 
| 世界哲学与东亚Ⅰ | 2学分 | 日语授课 | 
| 世界历史与东亚Ⅰ | 2学分 | 日语授课 | 
| 世界文学与东亚Ⅰ | 2学分 | 日语授课 | 
| 社会・环境・健康与东亚Ⅰ | 2学分 | 日语授课 | 
| 东亚教养学特别讲座 | 2学分 | 客座教师授课 | 
| 东亚教养学特别演习 | 2学分 | 客座教师授课 | 
| 东亚教养学实践 | 2学分 | 暑期项目等短期集中授课 | 
| 实习(internship) | 1学分 | 
 | 
说明:联合项目北大学生须在东京大学交流1-2学期,交流期间在联合项目双边学术委员会指导下选课,每学期完成不低于4学分的选修(不含语言课程),优先选修该学期东京大学开设的联合项目共同基础课东亚教养学理论Ⅰ/Ⅱ及东亚教养学演习Ⅰ/Ⅱ,在共同基础课之外,优先选修用日语讲授的课程。
②模块2:不少于4学分
| 课程号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开课院系 | 授课老师 | 开课学期 | 
| 02080344 | 中国古代文学(四) | 3 | 3 | 中文系 | 陆胤 | 春季 | 
| 03130321 | 中国社会史 | 2 | 2 | 社会学系 | 凌鹏 | 春季 | 
| 02333202 | 《庄子》精读 | 3 | 3 | 哲学系 | 杨立华 | 秋季 | 
| 02034870 | 全球六十年代 | 2 | 2 | 中文系 | 蒋洪生 | 春季 | 
| 02132570 | 民族主义与世界历史 | 2 | 2 | 历史系 | 昝涛 | 不定期 | 
| 02335220 | 《四书》精读 | 2 | 2 | 哲学系 | 杨立华 | 春季 | 
| 02930040 | 西方法律思想史 | 3 | 3 | 法学院 | 章永乐 | 秋季 | 
| 02333373 | 西方政治思想(古代) | 2 | 2 | 哲学系 | 李猛 | 秋季 | 
| 02332214 | 西方政治思想(中世纪) | 2 | 2 | 哲学系 | 吴飞 | 秋季 | 
| 02332213 | 西方政治思想(现代) | 2 | 2 | 哲学系 | 吴增定 | 秋季 | 
| 03139130 | 现代西方社会思想 | 2 | 2 | 社会学 | 渠敬东 | 春季 | 
| 02930010 | 法理学 | 4 | 4 | 法学院 | 
 | 春季 | 
| 024301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 | 3 | 3 | 国关学院 | 
 | 春季 | 
| 02130011 | 中国古代史(上) | 4 | 4 | 历史学系 | 
 | 秋季 | 
| 02130012 | 中国古代史(下) | 4 | 4 | 历史学系 | 
 | 春季 | 
五、报名程序
1、时间安排:
2022年4月26日在元培学院网站公布“招生简章”,并开始接受报名;
2022年5月8日线上宣讲会【暂定】(请对本项目感兴趣的同学扫文末项目二维码入群,具体宣讲会形式及时间安排将在招生群内通知)
2022年5月10日17:00结束报名;
2022年5月12-13日组织面试,具体面试通知待报名结束后电话通知。
2、报名办法:
招生对象: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管理学部各院系和元培学院2021级、2020级本科生
招生人数:5-10名以内
报名材料:学生需填写《东亚研究项目报名申请表》(请到元培学院网站下载,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并附本科已修课程成绩单(电子成绩单)。
注意:凡提交申请材料成功者,均会在5月10日前后收到邮件确认。请5月10日前发送申请但未收到确认邮件的同学,务必重新发送申请邮件以确认提交成功。
报名方式:
请将电子报名材料发送至邮箱lydia98@pku.edu.cn,邮件主题格式为:东亚项目报名—姓名—院系,报名资料命名格式为:姓名_年级_院系。
3、咨询方式:
电话:62767069,
Email: lydia98@pku.edu.cn,
联系人:元培学院教务刘老师。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2022年4月26日
附:2022年“东亚研究”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群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