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导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元培导师 》 导师风采

导师名录-杨立华



姓名

杨立华

性别

所属院系

哲学系

最高学位

博士

毕业学校

北京大学

博导

电子邮箱

yanglh2004@pk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1

宋明哲学

主要研究方向2

魏晋儒学

主要研究方向3

道家与道教

主要研究方向4

 

备注

前副系主任

教育经历

1998 北京大学 哲学博士

1995 北京大学 哲学硕士

1992 浙江大学 能源系 工学学士

学术成就

2018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7 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2016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0年 北京大学第十五届“十佳教师”

论文及专著

著作

杨立华《中国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杨立华,《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陈来杨立华《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杨立华《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立华《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译著

瓦格纳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刘禾杨立华译,《帝国的话语政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倪德卫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杨立华译,《宋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论文:

杨立华,物化与所待:<齐物论>末章的哲学阐释,《中国哲学史》,2019第1期

杨立华,所以与必然:朱子天理观的再思考,《深圳社会科学》2019第1期

杨立华,敬、慕之间:儒家论“孝”的心性基础,《江苏社会科学》,2017第5期

杨立华,诠释与体系:汤一介先生的哲学追求,《中国文化研究》,2017第2期

杨立华,哲学与时代问题的解决--兼谈北宋道学,《领导科学论坛》,2017第6期

杨立华,价值与秩序:从孟子出发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15第6期

杨立华、赵金刚,中国哲学再建构的当代路径--<仁学本体论>展开的对话,《哲学动态》,2015第5期

杨立华,朱子理气动静思想再探讨,《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14卷第1期

杨立华,天理的内涵:朱子天理观的再思考,《中国哲学史》,2014第2期

杨立华,孔子的精神家园,《新产经》,2014第1期

杨立华,体用与阴阳:朱子<太极图说解>的本体论建构,《哲学研究》,2012第10期

杨立华,“本无”与“释无”:郭象本体论中的有无之辨,《中国哲学史》,2010第1期

杨立华,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体例的超越,《中国哲学史》,2007第4期

杜维明、黄万盛、秦晖、李强、徐友渔、赵汀阳、谢文郁、高全喜、陈来、彭国翔、杨学功、杨立华,“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开放时代》,2006第3期

2006,甘阳、邓正来、汪晖、杨立华、舒炜、罗岗、耿传明、赵晓力、彭国翔、谢茂松、张志强、毛丹武,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开放时代》第2期

2005,杨立华,论张载哲学中的感与性,《中国哲学史》,2005第2期

2005,杨立华,在谱系学与精神史之间——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探索与争鸣》第5期

2003,杨立华、,乡土·父亲·心灵的温度,《书城》第7期

2002,杨立华,公共交易——一种公共财政研究的可能范式,《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2002,杨立华,超越“Trade off”——对公平与效率的几点新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2001,杨立华,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力的新理解——一种产品分析的方法,《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2000,杨立华,方法的“幻相”,《中国哲学史》第3期

2000,杨立华,《悟真篇》薛注考,《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

2000,杨立华,论宋学禁欲取向的根源及其在思想史上的结果──从韩、李异同说起,《中国哲学史》第2期

2000,杨立华,关于政府职能问题的新思考——从政府和企业的产品区别谈起,《求索》第1期

1999,杨立华,论金丹南宗的性命观,《宗教学研究》第3期

1999,杨立华,性命先后──关于金丹南宗与金元全真道的比较研究,《中国哲学史》第3期

1999,杨立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之再探讨,《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

1999,杨立华,邓小平发展评判思想初探,《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1999,杨立华,论道教早期上清经的“出世”及其与《太平经》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1997,杨立华,内外丹兴替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3期

1996,杨立华,回到常见─—解读历史的另一种提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995,姜长苏、杨立华,性微谁见画前真──傅佩荣、林安悟人性之辩述评,《孔子研究》第1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