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视野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元培视野

优秀毕业生代表魏来在元培学院2020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优秀毕业生代表魏来在元培学院2020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魏来简介

 

元培学院16级生命科学方向本科生

2019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元培学院首届“元培青年学者”

2018年“北京大学十佳歌手”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校友们、家长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元培学院16级2班生科方向的毕业生魏来。

 

十分荣幸,也十分感慨,在此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大家见面。疫情之下度过的最后一个学期,让我最想要表达的是心中的感谢:对坚守在岗位上制定周密方案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对宅家期间为我们提供无微不至照顾的父母们说一声谢谢;当然也对因毕业在即而焦虑,但始终坚定前行的我们自己,道一声感谢。

 

C:\Users\Vince\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68709c8bbfd3459ccc10c8324b139b.png

优秀毕业生代表魏来作视频发言

 

 

从在招生意愿上写下“元培学院”四个字开始,已过四年。四年来,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你说出自己来自“元培学院某某方向”时,总有人疑惑,元培学院的培养初衷究竟为何。我们的答案往往是“专业自由”“学科交叉”“兼容并包”一类的说法。直到去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元培的意义。当时我在波士顿做暑,和一个博士后坐在一起聊天,我们聊起了这个话题。

 

我说:“在元培不仅可以任选专业,还可以选元培特有的几个交叉学科专业。我们在选课上比较自由,还可以选择延毕一至两年。”

 

他听完了我这个官方感十足的介绍,说:“也就是说你们学院的很多同学都在入学时对自己的专业选择不太确定?”

 

我肯定了这一点。

 

他接着问:“你在这种政策下选过什么跨专业的课程吗?”

 

“好像有?但也不多吧……”

 

“那么你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元培学院,而不直接去生命科学学院呢?”

 

我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元培虽然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但是像我一样一早选定方向的也不少。那么选择元培的模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直到年初的一场申请面试,和一位教授谈及我去年暑时的课题。由于课题和本科期间的研究方向并不相近,我原本担心教授会认为我没有一个明确的兴趣,有些“摇摆不定”;却不曾想,他听过我从犹豫不决到决定尝试新的课题,再到花了几个月恶补背景知识,并最终成功完成了暑的课题的故事后,对这段经历赞赏有加。他说了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敢于踏出自己的舒适区是一个很宝贵的品质,因为尝试新的东西不仅意味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经历更多次的失败,还是‘塑造自信’的过程。机会当然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是机会也是属于敢于挑战自己的人的。”他猜测,在所有申请那份暑的人当中,可能会有人更熟悉这个领域,但是我一定是最敢于挑战自己的那一个。

 

这段对话过后,我似乎渐渐对于那个困惑我已久的问题有了些许头绪。或许我在元培没有享受过专业任选和弹性学制的“特殊待遇”,但这四年确实是一个不断解放自己,并去尝试全新可能的过程。回想起来,这样的经历不仅存在于课业和科研中,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刚入学时,我去足球队参加训练,因为一次意外的客串成为了门将。门将的训练很枯燥也很累,我还记得当时零下十度的一体,场地被冻得硬邦邦的。在这种地面上摸爬滚打两小时后,我经常一周都不敢侧身睡觉。然而此后的赛场上,每作出一次成功的扑救,总会使我想起四年前第一次戴上手套的那个夜晚,并感谢自己当时勇敢地接受了这个全新的挑战。

 

两年前,十佳歌手的舞台上,我刻意选择了两首完全没有尝试过的歌曲类型,甚至临时决定要在第一首歌时跳一段舞蹈。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的几个好朋友在看到我第一次排练这两首歌时一言难尽的表情。确实,我没有什么舞蹈基础,也没有一副可以尽情嘶吼的摇滚嗓音,但是那次的比赛,让我发掘出了自身新的可能。

 

当我一点点回味这些瞬间时,不禁对那句“机会也属于敢于挑战自己的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有关选择的故事在元培一天天上演着,这从来不是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元培模式”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是把对自己的定义逐渐特化在某个框架之内,还是始终乐于接受挑战、在全新的可能性下开拓自己的舒适区呢?我想,开放、包容,永远走在挑战的路上——这便是元培在我人生轨迹中留下的深刻烙印。

 

疫情之下的毕业季不免多有遗憾。但是请相信我们之间的缘分也绝不会因毕业而终结——希望当一切重回正轨之时,大家能回到园子里,在35楼、俄文楼,在每一处刻着属于你的元培记忆的地方,和老同学们一起弥补这些遗憾。到那时,或许我们又在面临着一个个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或许我们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发现元培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工作人员以及家长们的无私付出。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来日方长,期待与各位在燕园重聚!

 

谢谢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