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视野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元培视野

足迹·20周年系列|雷渌瑨:爱我所选



 

“选我所爱”其实并不容易,但是“爱我所选”却是值得追求的。

——雷

 

引言

    瑨是元培学院2013级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经济方向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她在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并于2019年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博。

    从本科到博士,跨越两个学校,经历三个专业,自入学元培以来,学姐在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探索,也在一路的选择中不断认识着自己。在访谈中,学姐对于选择的那种从容的态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元培的学生,在成长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选择一直如影随形,没有一条一旦选定就能躺平的路线。初入燕园时,也曾对未知感到恐惧和担忧。直到毕业才发现,选择从来不是咬牙切齿的一下子决定,而是在过去漫长的学习时光中做着铺垫,最终完成的平稳过渡。”

2019年硕士毕业

 

Q&A

Q1:学姐在元培修读PPE专业后选择到北大政管读研,并在取得硕士学位后,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读博深造。从政经哲到公共管理,可否请学姐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做出一此次选择的呢?

从元培PPE到政管区经,起初源于和师兄师姐的一次闲谈,后来旁听了区经的专业课,又跟着课题组做了两年跟组实习,目标才渐趋清晰。在我的理解中,区域经济学以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为基础,以促进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为问题意识。恰好我高中时代最喜欢的科目是地理,又在本科经济学课程的捶打中被植入了新的经济学的世界观。找到这样的组合可以说是缘分使然。决定跨校申博开端于硕士导师的一次启发,之后紧锣密鼓地在一群“过来人”的护航下付诸实现。政治学和经济学都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基础,这让“半路出家”的我勉强有了一些知识积累,又开始学着在现实语境下加深对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和其他学科更深度融合的理解,对于我来说是再一次出发。

回想这一系列的转变,触发点都是偶然的,但是走向这个方向的动机应该说早就植根在了潜意识中。应该感谢PPE饱满的课程设置和强大的院友资源:经过本科四年“锻造”形成的知识基础为后续的选择提供了灵活性,历届师兄师姐的足迹遍布各大院校、专业,他们多样的经历也不断开拓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想象力。

 

Q2:注意到学姐提及了“缘分”、“偶然”,但也说到选择的大方向其实根植在潜意识中。不知道学姐可否聊一聊这种“缘分”和“潜意识”具体指什么呢?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觉得选择更像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所学、所思而在潜意识里听到内心的声音,这种声音会引导我们做出一系列决定,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偶然的客观事件,这些客观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选项,修正之前的决定。就以我自己为例,我在进入元培之初选择PPE专业其实是有些随大流的,和许多文科生一样,我也想通过PPE这个专业在人文社科领域多看一看。大我上了经济学院平新乔老师开的经济学原理,两学期硬核的学习破除了我对于经济学的一些“成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似有似无地渗透进了我的生活中。当时我心里就有声音说,我应该在经济学方向走得更远一些,于是我就选择了经济方向作为主修。到了高年级,课程的加码和学术研究的要求让我发现了自己在数学上的短板,与此同时也发掘了对于现实政策研究的兴趣,因缘际遇下在保的时候走上了应用经济学的领域。

其实,无论偶然还是必然,选择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它往往有一个因缘和起点。这种起点可能是恰好参观了一个博物馆、看了一本书或者是认识了这个领域的从业者。当有了这种激发之后,更重要的是开始行动,甚至选择本身可能就是行动的副产品。人们常说要做适合自己的选择,但其实适不适合是要逼迫自己开始做才能得出结论的。我觉得元培特别好的一点就是她在政策上降低了同学们做选择的风险,给足了可供调试的机会,这让“不断修正”成为了可能,也让选择在元培学院成为了一个真命题。这对于成长中的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Q3:了解到学姐在本科阶段曾出国交换,可否请学姐介绍一下这段交换的经历呢?

我是在大三下学期去往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昆士兰大学做学期交换的。南半球的交换项目基本都在春季学期,启程前我基本已经确定在国内读研、工作的计划,因此这次学期交换对我来说就更偏“打卡”的性质。交换生没有分配到具体学院,可以在不超过学分上限的情况下选修全校任何专业的课程。为给保和研究生学习做一些准备,我选了一门区域规划类的课程,同时还选了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和公共政策分析以做广泛的了解。

 

Q4:就您所就读的专业而言,您觉得在国内国外深造有何区别吗?

我现在就读的公共管理专业是一个学科面向广、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早期学科起源伴随着西方国家社会问题的出现而发展。在美国的研究传统中,公共管理学科是一个需要具备其他学科基础之后研读的专业,因此通常只设立在研究生院中。清华公管也大体依循这一国际经验,除二学位和辅修外,没有自己的本科生,研究生学科背景多样,遍布文理工,很多已经有过工作经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现实性,公管专业在中国的本土语境下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理论构建,也具有快速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研究资源,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理解全球故事,却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阅读积累打下的理论基础和对学术前沿的密切跟踪,这是我在进入博士之初明确感到的一块知识短板。

我没有系统的国外深造的经历,是个地地道道的“土博”,对于我来说,在打好学科基础之外,可能更需要在回应国际学术问题和解决中国本土问题之间做好平衡。在我看来,比较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训练。具体到方法论,我自己体会较深的一方面是大量专业理论的阅读,另一方面是多走走看看。读多了,才能知道中国的问题、中国学者的思考在国际学术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而积极地实践则让所学的理论有了对应、修正乃至突破的机会。

 

二、在元培,在三学

Q5:学姐亲身经历了元培学院学生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三学”)的创立,也曾担任“三学”的办公室主任和副主席。想请问学姐您是如何看待“三学”这样一个特殊的共同体的呢?

记得是在2014年的秋季学期,经过关心元培发展的师兄师姐们的长期酝酿,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元培学院学生学术委员会”正式“挂牌”,希望将其作为为元培同学和各个专业方向提供学术活动支持、组织保障的平台。我有幸加入了首届团队,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三学”各类工作会议的组织和《见闻录》(当时是依托“元培学学学”公众号推送的与元培发展相关的评论类专稿)的编辑。大三时继续留任做副主席,分管办公室工作

“三学”是一个非常具有元培特色的学生组织。首先是明确的用户导向。 “三学”的运行原则是自下而上的,业务范围也是高度定制化的。针对同学们对本科生科研、交换、保、出国申请等日趋旺盛的咨询需求,“三学”举办了一系列软件使用工作坊、经验交流会,还定期给大家推送学术资源。也是从那个时候,我自己也开始慢慢理解到“学习”和“学术”的分别,从埋头刷高数题到关注一些论文类和学术前沿类的公众号,慢慢知道了在课堂之外有哪些正在新兴的研究话题。对于我自己来说,“三学”开展的活动为我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做了很多知识上和方法上的启蒙。

其次是“传帮带”的传统。根据方向和学部的不同,“三学”成立了多个学会,选拔方向联系人作为学会会长,负责该专业方向的同学沟通、课余学术活动组织,这就构成了一些基本单元的学术共同体。我所在的PPE方向是当时元培选修人数最多的大方向,方向联系人、资料网盘、PPE手册、读书会、年会等制度已经十分健全,内部也学风严谨、讨论热烈,就作为了其他学会建设的参考。学会建设配合专业学习给我们的本科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时至今日,毕业多年的同学还时不时会在PPE网盘里搜罗资料,并且常常觉得常读常新、受益无穷。

三是开放和“共治”的工作模式。内部管理上大家虽有分工,但对共同关心的大事小事热情很高。我们就经常对《见闻录》的选题展开引经据典的争论,双周联席会上类似的争论就更加激烈,一不留神就上升到了科学史和哲学史的高度。

因此,我一直觉得,“三学”是将元培特色元培人特质制度化的产物。比如,将大家面对的多样化选择和非专业院系培养之间的张力化为整合多方资源提供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将各方向内部的朋辈互助传统体系化为学会的架构和正式的运行机制,将集体行动决策制度化为学生参与的工作模式,不断回应在元培这样一个多学科共同体中个人自由与组织目标如何调适的问题。

 

Q6:学姐从元培毕业已有四年,回望在元培学习的时光,学姐觉得从中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片段吗?

元培的四年是一段“野蛮生长”的岁月。我们名正言顺地做了很多自由发挥的事:我还记得在哲学系李四龙老师的办公室读了一年的《坛经》,带着新生讨论班的同学冒着鹅毛大雪前往云居寺,最后因为高速大雪封道辗转去了国博。本科四年去了三次考古工地,现在家里还有两把特制的手铲。大四的时候还上了法学院的刑侦专业课,从理论上学会了怎么开锁……这些的实现当然都依赖于元培的培养体系:导师制、新生讨论班、自由选课等等,而这些“没用的知识”让我在毕业四年中的很多时刻,突然被勾起一些角度清奇的想法。

从本科到硕士,是从一个有很多扇门的大厅选择道门走进去的过程,从开放到收束,从放纵到训,从四处开花到重点突破,我开始试图以忘掉一种思维模式来进入一种新的范式。从硕士到博士,在更大规模的卷帙浩繁中开始理解:一个学术议题可能有多学科的基础,一个现实的公共管理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案。理论创新经常发生在跨界的领域,实践改革也总是基于多种可行方案的权衡。阅读了各门各派的文献才能找到学术贡献的突破口,全面领会了各方各面的信息才能做出清晰的抉择,然后突然明白这是八年前元培就教给我们的。没有门户之见、有学科属性但没有知识壁垒,永远开放包容、永远思想活跃,是PPE专业和这个学术共同体赋予我的力量。

 

2017年PPE年会

 

Q7:最后,学姐对于现在正在元培就读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吗?

我记得曾经有一件元培的文化衫,上面画着一只司南,印有“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几个大字。入学八年后,我的感受是,“选我所爱”其实并不容易:专业学习是一个高度体验性的过程,在未正式进入该领域学习前很难知道是否是“真爱”。但是“爱我所选”却是值得追求的:只有专注的学习和深度的钻研才能了解学科的核心问题,从而判断是否与个人规划匹配。专业学习和个人体验的反复对话不仅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在选项中做排除法的过程,以此不断摆正航向,来体会“天职”的感召,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