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视野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元培视野

元气人生 | 李佳君:以中有足乐者

编者按

《元气人生》专栏

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曾为世界着上自己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希望以我们的访谈,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以及这些探索“得失”背后的那些个人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

 

本次我们访谈了元培学院2018级法学方向的李佳君,他在法学的道路上探索,希望寻找“属于自己的案件”,寻找自己的方向与热情。同时,他也担任元培何善衡图书室的人事助理,对于书房运营有深入的了解。对于他来说,书房像是一个寄托,是属于他的“舒适场”。

图片

李佳君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法学方向2018级本科生

元培学院何善衡图书室(元培书房)人事助理、志愿者

 

01

个人学业与理想

Q学长是法学方向,请问学长选择/转向这个方向有什么契机?

 

A:因为当年侦探一类的小说、电视剧看多了,所以对犯罪、断案存在一定的好奇。我上大学后最初学习的是心理学专业,但是在学习之后发现贵校的心理偏向认知和脑科学,便失了兴趣;加之成绩不佳,大一下学期便考虑换专业。在辅导员的建议之下我关注了一下法学的课程,于是那学期选了法学院的犯罪学、刑法总论等课程。

 

车浩的刑法题

 

虽然学过之后发现那仍然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带课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授犯罪学的白建军老师在结课的时候说:“你们有谁见过明天的太阳吗,我见过,你们就是我明天的太阳”,我顿时被圈粉,爱上了这个老师。以及教授刑法的车浩老师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他的授课与考试方式都让我惊为天人。于是我怀着对法学院宝藏老师的喜爱,继续学了下来。当然,随着学习的继续,发现法学院的老师都是宝藏。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白建军老师

 

Q:能否详细介绍一下阎天老师研究的“乙肝第一案”以及这一事件打动你的地方?

 

A:因为进入法学方向是一个很巧合的事情,仅仅是出于对老师的喜爱,而没有发现这个学科中能够触动到自己的地方,所以我起初有些缺乏动力,便一直浑浑噩噩,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学这个专业是因为好找工作。对此的改变发生在阎天老师的《劳动法》课程,在这门课上,除去专业知识的讲解,阎天老师还邀请其他5位老师召开了“宪法六书”的讲座,讲述其成书的历程和如何步入研究之路。

 

宪法六书

 

老师说,本科的学习更多只是启蒙,更多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至此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对这个学科的态度。这时候恰好读到一本阎天老师的书,在其中发现了阎天老师的故事:老师进入大学之后,最初在光华管理学院进行学习。当时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乙肝歧视第一案”的判决,对其产生很大的触动,一下子激发自己对法学的兴趣。之后阎天老师就转专业到法学院,开始自己对于平权和反歧视的研究之路,直到现在,做出了很杰出的成果。

 

阎天老师与乙肝歧视案的故事

 

因为有兴趣,所以才能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才能做出成果。作为半路出家的我,如果缺少对于法学的感动,缺少一份热情与激情,在法学的这条路上是肯定走不下去或者说走不远的。做学术然,做实务亦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也应该去寻找我的初心,寻找属于我的那个能够触动到我的案子。

 

Q:在寻找自己的“乙肝第一案”过程中,学长是否有所收获?追寻这一理想是否有过受挫或迷茫?又是如何坚定自己的?

 

A: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具体的案件,但是大致有了方向。为了寻找我参加了各种案例研习的课程,同时也比较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各个事件,但是总是缺少契机。于是只能通过排除法来进行:民法典颁布,读过之后没有感觉;刑法修正案(十一)颁布,我没有感觉;在500多名艺人联署杜绝短视频侵权倡议出现之后,有了点兴趣,但在旁听过法院审理《西红柿首富侵权案》之后又没了兴趣。四处碰壁,不知道方向在哪,究其原因还是案例看的太少了。但是终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机发生在去年美国最高院的金斯伯格大法官的离世,其对促进女性权益的终生奋斗有些许打动我。当时外界比较争议的是是否美国会任命一名保守派法官,进而可能推翻堕胎案(Roe v. Wade),于是我重新看了这个案子,发现很多以前没有关注到的点:例如美国最高院用隐私权来解释堕胎等等,这开始对我有些触动。

 

我开始关注法律背后的影响因素及其背后的法理,例如宗教或者其他事项对于法律的影响。我好像找到了属于我的案子。虽然依旧很模糊。

 

《推翻罗诉韦德案》电影海报

 

Q:学长认为法学专业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跟学法的学弟学妹们分享的经验或教训?

 

A:法学的路很艰辛,多做尝试吧。多尝试,不管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初学法律时,想当律师,在经过几段实习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虽然实习经历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收获,但是至少我知道我个人的职业方向不在律师。在寻找我的“案件”的时候,会去阅读案例,会上案例研习的课程,会旁听案件。虽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但是排除了“错误”的答案。

 

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案件”,在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李佳君

 

02

书房工作与运营

Q:请问学长什么时候开始参与元培书房工作并加入管理组的呢?起初分别是为什么对这两项工作产生兴趣呢?

 

A:最初是在大一的时候,当时有学长来“刷楼”,我了解到有书房这个组织,感觉很不错于是就加入了书房当志愿者。

 

书房18-19年的旧照片

 

在真正做了志愿者之后,才发现这个地方太宝藏了。一个人可以占据一张大桌子,守着一屋子的书,很安静,有理想的那种自家书房的感觉。书房给我的感觉很对,于是在书房就做满了一年志愿者。后来到第二年,地下室开始装修,再加上疫情影响,我和书房“失联”了一段时间。然后20年6月看到书房在公开招募管理组的成员,我害怕再次“失联”就抓住机会重新回到了书房。

 

加入管理组是要选择职位的,当时想法也很简单:我接触过书房的系统,相比于应聘的新生,可能更有经验,所以第一志愿就投了人事助理。然后因为之前有过学工经历,学过一些宣传技能,加上书房在疫情那学期搞过书评的活动,蛮喜欢的,第二志愿就报了宣传助理。最终我在投票之中,(在网友们的支持之下高票)当选了书房的人事助理。

 

新一届书房管理组团队

 

Q: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书房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学长作为书房的人事助理具体需要承担哪些工作?

 

A:志愿者的工作其实很基础但是很重要,因为书房完全是由同学自己运营,志愿者就构成了书房运营的主体。而人事助理的活就是“维持秩序”,对书房的志愿者进行管理。

 

志愿者比较日常的工作有对购入的新书进行登记,录入书房的系统之中;日常的读者的登记;图书的借还管理;逾期图书的催还;整理馆藏的图书等。然后书房每次组织的活动也都是书房自己的志愿者负责筹备。

 

作为人事助理的我,事情比较少也比较日常,首要的就是每年负责招募新的志愿者,对其进行培训;需要根据报名制定每一周的排班表;之后对值班进行记录,在期末的时候或者开志愿证明或者发放补贴;当书房进行活动的时候,招募志愿者并进行记录;另外因为是重新开馆的一年,所以还要根据实际的值班情况不断再修订书房的管理制度和守则(专业对口)。

 

总之,我负责的就是书房中各种很琐碎的,和志愿者有关的工作。

 

李佳君进行志愿者培训

 

Q:今年正好是书房成立十周年,书房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成功举办了十周年系列座谈,并与党支部合作主办了“党史漫谈”活动。请问我们书房组织这些活动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

 

A:举行活动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你要搞一个什么活动,也就是确定主题。像书房的活动肯定是要和书有关,第一次活动是在开馆之后趁热打铁请李猛老师分享读书的故事。但是再往后该怎样,我们也有些迷茫,所以书房第一学期活动就中止了一段时间。第二学期我们定下了主题:请近期出版了新书的老师分享创作的经历。工作就可以继续往下做了。

 

 

下一步是确定老师的人选,我们需要在北大众多学识渊博的老师中艰难取舍,根据老师近期的研究进展和同学、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敲定准备邀请的老师。吴跃老师推荐了爱旅游写游记的罗新老师,之后我因为自己很喜欢法学院的章永乐老师,就联系了老师来参与讲座。

 

书房组织的讲座的活动的海报

 

确定了座谈的嘉宾后就进入很常规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宣传、报名(是否限制人数、是否发送短信等)、活动现场的组织、活动后的总结等。讲座的流程一般是由副馆长来把握的,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将工作细化,然后分配给志愿者。

 

和党支部合作的党史漫谈也是大致一样的流程,只是党支部负责一部分工作,我们负责另一部分。

 

李佳君在章永乐老师的讲座上担任主持人

 

Q:学长承担的排班、统计等工作是很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并且据书房志愿者反馈,学长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工作中的困难。请问学长是如何成长为一个书房领域的“全能型人才”的?仅仅是靠熟能生巧吗?学长在初级阶段是否遇到过困难/犯过错误?又是如何克服困难和错误的呢?

 

A:这确实是熟能生巧的事情,要说原因的话也可以再加上一点我的责任心。分开来说吧。

 

排班和统计是我的本职工作,是必须去做的。排班得益于以前学长留下的一个小程序,倒也简单,操作两次之后很好上手。而统计就一言难尽:我最怕和数字打交道,不过感觉在统计值班次数和算补贴的时候,我的Excel能力被提高了好几个level——算是由输出倒逼输入吧。但是每次还是会有遗漏的情况,没办法,就只能一个一个去检查。

 

操作系统局部和上学期值班记录局部

 

至于职责之外的工作,也就是责任心的部分,这和我们的处境有关。因为书房是尘封了一年之后再重启,我再次加入时,书房的管理组成员之中,就只有我和刘睿杰两个人以前有过担任书房志愿者的经验,我们希望借鉴自己过去的经验帮助书房重新踏上正轨。刘睿杰比较擅长做的是和老师沟通以及联络活动,所以书房日常运营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20年重新见书房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图为18年拍摄)

 

凭借对书房系统的一点点记忆和操作说明,我首先熟悉了系统,所以在正式值班开始后会由我来解决系统经常出现的问题。好在系统经过一年的使用和经验积累,现在的志愿者对操作已经很熟悉了~管理组中也有比我更强的万能大佬出现,比如20级的邹京驰同学就对书房系统这块十分熟悉。

 

志愿者使用书房系统进行读者登记(左一“大佬”为20级邹京驰)

 

至于帮忙组织活动,也是因为疫情后,19级乃至20级的同学大都没有策划组织活动的经历;我因为学工经历,在活动的组织方面有些经验,所以在书房的历次讲座活动之中也参与了许多工作。在此还是很感谢自己大一的时候参与了很多的组织和活动,听过、见过、操作过。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团委的社会实践与学生团体部和学生会的实践发展部,大二留任实践发展部部长团。期间我参与组织了多次讲座,比如03级陈昌明学长,以及keep创始人彭唯师兄的讲座,此外还参与过面试大赛、优秀学长学姐实习就业经验访谈(实习是采访了两个住宿辅导员,就业是采访了15级选调的杨依学姐)等。还有就是我当过口琴协会的会计,所以在书房对志愿者的值班的统计补贴会有帮助。

 

李豪老师、李佳君(手里拿着主持词)和彭唯师兄的合影

 

此外,我也做了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主持人。所以在这些工作中也发现了很多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诸如和观众的交流不足,在讲座结束后忘记领导致辞的环节等。但是这些失误都给了我以后改进的机会。

 

所以我在此推荐同学们,趁着还是学生,一定要多参与各种活动,学生时代是试错的最好时机,因为不会有损失。多尝试,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做一做,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自己的成长是永远的,以后总会有一天你会庆幸自己当初尝试过。

 

Q:学长作为书房的老朋友,在书房工作中有没有留下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否结成珍贵的友谊呢?或者据学长了解,历史上书房的志愿者和读者们是不是也有一些值得回忆的故事?

 

A:对书房的印象当然都和书有关了,书房真是一个宝藏。在图书漂流的书籍中,我翻出一本来自08级郭靖学长的赠书《剑桥倚天屠龙史》。这本书很好,可以说是刷新了我的世界观:这是新垣平博士恶搞《倚天屠龙记》和正史的戏作,新博士运用奇妙的想象和精妙的推理,将正史和武侠完美地熔为一炉,写出了这部令所有金迷击节赞叹的奇书。但更令我惊奇的是这本书在书房流转了近10年。遇见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和10年前的学长的一次对话。如李猛老师所说“图书漂流传递的不仅是数的物质形态,还有曾经被震撼或打动的人心。”之后我还陆续发现了好几本元培学院的大师兄、大师姐捐赠的书和他们留下的明信片,这都是对于学院、书房和每一位在这里读书的同学而言非常珍贵的回忆。这可能正是图书漂流的意义所在。在此也欢迎同学们向书房捐书,可以在扉页上留言。

 

第二个深刻的印象,是书房门口的那块白板。之前在地下室装修的时期,白板树立在大厅,从一个通知的工具变为同学们的创作空间。我希望能够延续这种感觉,就找个机会在元旦的时候在白板上写了元旦快乐,然后画上了第一个小人,若干天之后,白板就画满了形形色色的“玩意儿”~,能够在期末前为同学们增添乐趣,真好。

 

书房门口的白板

 

还有是关于一个毕业学长17级社会学方向朱戈的故事。书房志愿者有整理图书顺序的职责。他在众多的书中,发现了一本他从高中就喜欢的、并可能引导他走上他的专业之路的学者的书(熊培云老师的《重新发现社会》),打开之后还发现有签名。一瞬间的震撼,惊讶难以描述。同样的,我在整理图书顺序的时候,也发现了一本宝藏的书,就是阎天老师研究生阶段就编译的读物《反就业歧视法国际前沿读本》(2009年11月出版),同样带有老师的签名。那种感觉真的使我触动……

 

书房藏书:《重新发现社会》

 

同时在上学期我领到一个任务是为书房十周年编写一个纪念的小册子。在搜寻之中发现书房乃至元培很有趣的历史,像一个挖宝的过程。例如08级有位学长廖元辛在大三的时候出版了一本小说《风雨潇潇》,捐赠给了书房,我特意寻找了一下,竟然还在;还有像书房前段时间发的庆祝元培廿年的推送,里边的材料大都是我找到的,像前几届的毕业文集、感想,在书中发现相隔十年的人竟然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和喜好(艺园小白房的鸡蛋灌饼yyds)……如果说最初对书房的好感来自于环境,后来慢慢就来自于书房带给我的诸多惊喜。可以期待一下这本小册子。

 

选自某届的毕业文集《雪鸿集》

 

书房的宝藏明信片

 

Q:书房工作是很能锻炼综合能力的,学长有没有宝贵的经验可以分享给新加入的书房志愿者和管理组成员?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想和书房新朋友们说的话吗?

 

A:不要把书房只当做一个工作或学工来做。对我来说,书房可能像是一个寄托。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舒适场,在这里你能放下所有烦恼,清空大脑。就像某些人喜欢打球、跑步一样。书房对我的意义也是如此,在书房里我是舒适的,我可以看书、可以寻宝。在这种感觉之下,我才有动力去建设它。

 

想说的话:书房并不仅仅是一个图书室,书房是家的一部分,这也是书房的初心所在。书房是一个宝藏,多去书房转转吧,在那里总能发现惊喜。

 

元培书房

 

03

附:元培书房介绍

元培学院2018级PPE方向本科生
元培书房副馆长 刘睿杰

 

副馆长 刘睿杰

书房日常工作

 

 

元培何善衡图书室的主旨本就是“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运营”,因此在书房的日常工作完全由同学们撑起。

 

首先是管理组,运营、人事、宣传、联络四组的同学们会根据其分组对相应的书房事务进行统筹安排。例如运营组的同学们主管一切书房涉及固定财产的硬件设施,如新书购入、旧书清理、杂志订购、设备维护、操作系统培训等;而人事组的同学们则主要负责书房的人员,如志愿者培训、志愿者津贴发放等……

 

各部门因工作性质不同而在工作量上有略微差异,但书房日常能够平稳运行,离不开管理组各位同学们在自己岗位上的努力。

 

此外,管理组的同学们还需要承担起举办书房活动、提高书房在元培学院内影响力的责任,因此除日常工作外,每一位管理组的同学都需要在书房展开座谈等活动时参与到筹办策划与保障的工作之中。

 

管理组虽然是书房运营的核心,却不足以维持书房的日常运转,此时书房的志愿者群体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书房志愿者的工作核心就是“服务”——经过培训后,志愿者们将为同学们办理借书证,辅助同学们借还书,维护书房环境与秩序,编码上架新书,帮忙布置活动会场等——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元培学院的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学院与书房提供的资源。每班志愿者为两小时,每天从八点到十点排七班,志愿者们可以按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较为自由。在补贴之外,同学们还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值班记录换成思政课中的志愿时长。

 

对于书房的期待

 

 

我一直希望书房不仅仅作为“地下室某个能自习的空间”,而是切实地成为同学们思想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既可以是建立在空间基础上的:有意愿的同学可以选择来书房读书,书房为同学们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舒适读书氛围,进行和作者与书中思想的交流;同时这个平台也可以是脱离空间的:同学们组成读书小组,对感兴趣的书籍和问题进行探讨;同学们自发邀请老师,在听老师主讲的同时,拉进自己与老师的距离,从而实现同学之间、同学们与老师间的思想交流。

 

同时我也希望书房的存在能够作为一个提醒:元培学院给所有同学以选择自由,元培的同学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方向,但同时也要付出选择与探索的成本。

 

本就繁忙的生活加之目前似乎越来越“卷”的大环境,也许会让很多同学失去安静读书的时间和动力。书房存在、并不断更新的原因是:我们希望不仅能为热爱阅读的同学提供一片空间,还能够唤起更多同学对阅读的重视。

 

当然,就如同目前实体书店在突破碎片化阅读与短视频的影响时所遇到的问题一样,元培书房同样面临吸引力不足、借阅量过低等问题。但我一直相信,书房的存在对于学院的同学们而言是有意义的,而且这个意义将随着时间和各届同学的共同努力而不断强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