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视野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元培视野

元气人生 | 元枠绘画班:共同画画的幸福感

编者按

《元气人生》专栏

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曾为世界着上自己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希望以我们的访谈,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以及这些探索“得失”背后的那些个人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

2019年秋季起,元培书院开始探索建设书院成长课程模块,尝试以多元形式的课程设置,丰富同学们在书院中的共同生活。

 

兼具美术兴趣小组的元枠绘画班,现已有三年开设经验,并尝试组织过素描班、漫画班等不同类型的课程。这次,我们特别对话了绘画班的七位老师同学,听他们与我们分享自己的绘画经历、学习和生活。他们分别是:绘画班负责人——元培学院2016级心理学方向本科毕业生,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同时也是元培学院住宿辅导员的罗婉莹学姐;绘画班三位助教——元培学院2019级数据科学方向的吴泉霖、2020级考古方向的黎滢钰和2020级整合科学方向的边昱佳同学;三位学员——元培学院2017级哲学方向的吴坤珏、2019级古生物方向的苏心笛和2020级人工智能方向的王瑞诚同学。在这篇访谈的三个部分中,我们将分别看到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对绘画班的参与与体会,以及这些个性分明、专业迥异却拥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们在这里因为共同画画所收获的幸福感。

 

与一群人一起画画是很幸福的事情”,那是怎样的幸福呢?

 

01

缘起——为什么是绘画?

在这一部分,课程负责人罗婉莹学姐将会为我们介绍绘画班的缘起和她个人与绘画的缘分。

 

Q: 应该怎样定位书院绘画班呢?绘画班如何协调不同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怎样分配课程讲授与自由绘画的时间?

 

罗:我们希望绘画班永远是可以寄放兴趣、寄托心情的存在,小组运行中会分担同学们生活的压力、负性情绪等,而不会增加焦虑与紧张。因为画画本身是美好的事情,像是一个呼吸口,也像是一束光。

因为绘画班的教学设计都是基础内容,所以不需要同学们的基本功(更多倚重于同学们的创造力,“无论想到什么,都可以把它们放置在纸上”)。当然绘画班里有很多大触,他们会在绘画班时段画一些自己的内容(这大概也是绘画班的初心——与一群人一起画画是很幸福的事情)。课程讲授每次会控制在半小时内,剩下的时间让大家自由作画,毕竟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同学们的绘画能力,而是希望同学们通过画画来放松心情。

 

同学们在绘画班上

 

Q: 除了素描和漫画,还准备开办什么课程?在确定绘画班教学内容时是如何考虑的?如何协调几名助教同学的工作?

 

罗:本学期和下学期作为一个模块,都安排的是动漫内容。之后的学期内我们也会逐渐搭建起彩铅-素描-动漫的运行系统,当然,具体的实施过程会吸收同学们的意见,毕竟是同学们自己的兴趣小组,会根据每个学期的反馈灵活调整。

教学内容我们会参照美院教材、b站教学视频和课前调查来设置。目前助教的工作有教学与辅助教学,课堂签到答疑等;当然,我们始终坚持绘画班事务不影响个人生活的原则,在运转中会以助教们的学习生活为先。(打个广告)如果有同学想要长期参与绘画班建设,也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认真画画的学员们

 

Q: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读本科的经历和来到元培工作的历程吗?来元培以后,为什么会成为绘画班的负责人?

 

罗:我是2016年入学,本来一门心思想读PPE,但在学科宣讲会上的某一瞬间,好像被什么力量撞了一下脑袋,大概三秒内就决定了去学心理(哈哈哈哈哈哈)。

心院不招文科生,在入学之后作为级内唯一的文科生,深刻体会到了北大心理的理科定位,生理学和普通物理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学不会、不想学、绩点低,当时真的很困扰我。于是在深夜我经常坐着画一些素描,画完会有仪式感的发票圈,仿佛是想证明给自己看,自己还是可以做好一点事情的。矫情点说,人总是需要一个地方来寄放自己的灵魂的。

大三时,很幸运地,书院开始建设自己的兴趣小组。当时的住宿辅导员周英慧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绘画小组,我欣然应允,以为是一群人每周聚在一起画画。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要从无到有搭建起一个绘画小组哈哈哈。

这段经历是我第一次真正参与元培的活动,也是第一次知道,作为一名元培书院的建设者,是多么令人欣悦与光荣。所以毕业时看到了住宿辅导员的招聘信息,毫不犹豫就报名了。因为从元培走出的每一个人,都看着这个学院一点点成长,书院建设一点点完善;我们都看到了学院领导与老师是怎样真真切切地全心投入这里的建设,我们都以元培人的身份,搭建起了元培一个个小角落,这个具有极强包容性的学院,也因此有了属于元培人的独特气质。

 

02

筑巢——助教们的绘画体验

在这一部分,我们采访到了三位绘画班助教:19级数据科学方向吴泉霖、20级考古方向黎滢钰和20级整合科学方向边昱佳同学,听听他们有怎样的绘画体验和感悟。

 

Q: 你是怎样了解到绘画班并当上助教的?在担任助教跟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印象格外深刻的事件?

 

黎:我是受到了班主任漆老师的关照。她来我们宿舍聊天的时候,了解到我喜欢画画,便询问我加入绘画班的意愿。我觉得这是一个提高自身绘画和组织能力的机会。

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某次课后,由于罗婉莹学姐有事离开了,同学们便向我提出一些关于课程安排和绘画技巧的问题,由于我漫画并不是我擅长的领域,加之第一次遇到类似的状况,所以当时有些慌张。我希望尽己所能去回应同学们的问题及需求,所以会就我所知道的事情尽可能地解答他们的疑惑。

 

边:军训时婉莹学姐提起了绘画班,了解到绘画班之后,我就决定为它出一份力。本来是想当学员的,但看滢钰申请当了助教,我也就一起去了哈哈哈!

和同学相处的困难倒是没有,非要说的话,我上学期经常赶稿,往往带着伤病去上绘画班,这对握笔之类的造成了一些困难。

 

吴:我在绘画班开办的第一个学期即19秋就参加了,当时还是周英慧学姐负责,罗婉莹学姐是老师。参加绘画班主要是兴趣使然,当时还没有书院课程这个概念,我单纯觉得每个星期抽两个小时来画画蛮好的,不仅有趣,也能起到放松的作用。后来因为疫情的缘故,20春绘画班暂停。等到20年秋季返校,绘画班换到婉莹学姐负责,她邀请我作为助教帮忙,我就答应了。

对助教生活印象深刻的就是有几次,帮学姐给大家讲了素描构图的基本知识,也加深了自己的理解,算是教学相长吧。

吴泉霖的绘画作品

 

Q: 备课时你们一般会作哪些准备,平时在哪里找课程需要的素材?对于刚刚入门、想要提高水平的同学,有什么搜索参考临摹资料的网站和app推荐吗?

 

黎:平时我会依据大家的需求在课后搜集素材发在群里,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我有时在百度或者是知乎上搜索关键词,这是大家都能够使用的搜索途径,但找到的素材和资料会比较杂乱。如果想要找质量比较好的素材,我会选择去“半次元(app)”搜罗。这个平台有一个叫做“蓝铅笔”的账户,专门收集整理素材并提供给大众。还有一些很流行的平台比如lofter,听说也有许多质量很高的绘画作品可供大家学习参考。

 

边:这学期的课大概会由我来上,一般我会在周六做好ppt并找一些视频素材上课时播放。ppt综合了b站原画大手的视频和我自己的创作感悟,但考虑到大家大多是新手,就没写得太深刻(太深刻的我也不敢教哈哈,怕误导了大家)。图片素材一般是找朋友的或我自己的,也会找一些太太开放授权的图片。

临摹人体可以试试一些人体模型app,比如魔法人形师。如果想入门,b站的教程已经够了。

 

Q:平时喜欢手绘还是板绘,自己画画一般以什么内容为主?每周用于画画的时间多吗,是否会与专业学习产生冲突,或是对学习有帮助?如何在安排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给它留下时间?

 

黎:我基本没接触过板绘,但一直很想学习和尝试,因为觉得它在应用方面有更广阔的可能性,而手绘的应用方向可能比较有限,处理起来没有那么方便。我个人更加偏好手绘,尤其喜欢手绘插画,用一幅静态但丰富的画面来表示一个动态的、有趣的故事。

 

黎滢钰的手绘

 

顾及学业,目前我用于画画的时间不算特别多。短期来看,绘画并不能给我的专业学习提供直接帮助,但我相信绘画对于我能力的培养还是有的,比如对三维空间的感受能力。长期来看,我以后的专业方向也说不定会与绘画或者是设计产生一些联系或交叉。我目前想要学习的是考古文博学院的博物馆方向,涉及到对展览的陈设和内容的设计,这跟绘画和艺术不无关系。

对于专业学习和绘画的平衡,在学期里,除了完成学生工作或书院课程中与绘画相关的事务,我会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假期时花更多的时间在绘画上。此外,我希望大一生活能够丰富充实,有更多尝试和体验,所以会把一部分时间精力转移到绘画和其他文艺活动上面,比如看展、听音乐剧等。

 

边:我是板绘党啦,一般喜欢画自己的oc(元素拟人和其他的),有时候会结合我学的内容画一些蛋白质的印象绘。最近太忙了基本没画画呜呜,以前一周能保证3h的画画时间。

我感觉自己的专业为创作提供了很丰富的素材,我也经常从理科学习中得到启发,尝试着把它实现在画作中。创作让专业学习充满热情,专业让创作过程更加丰富。

我一般会把周末空出来摸鱼,尽量把课业任务在周中做完,所以两方面不冲突哈哈!

边昱佳画的元素拟人等

 

吴:对我而言绘画主要是消遣性质的,没有特意去学习电脑绘图或者购置相关工具,所以都是手绘。每周除了绘画班没有固定的绘画安排(其实宿舍也不太方便画画),如果真要画的话也是心血来潮式的。

 

Q: 是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开始学画画的,当时绘画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接受过理论知识的训练?

 

黎:最开始接触绘画是在两三岁时,奶奶算是我绘画的启蒙老师。当时比较小,说不上到底是因为绘画有吸引我的地方我才去学,还是因为刚好去学了也就喜欢上了。奶奶一向对艺术类的事物很感兴趣,她喜欢听粤剧,也很喜欢国画和书法,还有收藏古玩的喜好,她对艺术的喜爱对我的感染与影响很深。“喜欢绘画”仿佛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并没有受过系统性的严格的绘画训练,不过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或是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进行学习。从小学开始我就参加一些校内的绘画比赛,并且经常参与校内外的绘画兴趣班。初中时由于学校的教学制度以及各方面的原因,暂时搁置了长期的绘画练习,但是偶尔也会小打小闹式地画一些画。高中我在澳门读书,参加了学校的美术组,也参与了一些澳门范围的比赛,主要进行水彩的练习,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没学过画画哦!从小学开始就跟随着自己的兴趣乱画画,慢慢就进步了。也许画画最吸引我的是那种表达欲,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用纸笔具现下来,一步步搭成属于我的世界。

 

吴:喜欢画画主要是小学的时候开始的,就是感觉有趣和相对擅长吧。小学的时候除了所谓的“儿童画”之外还学过一段素描,但限于年龄并没有受到太多理论训练,初中之后由于学业原因就基本没再接触画画了。

 

Q:曾经考虑过走专业美术道路或以此为职业吗?

 

黎:我在高一刚去澳门读书的时候,来到一个偏素质教育的多元的环境当中,看到了更丰富的人生选项,加上喜爱美术,就冒出了这个念头。

最终没有选择它,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很担心,当赚钱和绘画捆绑在一起,生活中琐碎的情绪会不可避免地掺杂在其中。当我们不得不将绘画设计当作谋生手段,画画就不再是纯粹的自我服务和自我表达,而更多的是服务于他人,原有的热忱可能会被磨灭,甚至全然丧失。因此我更希望把绘画保持为爱好,或者发展为副业,无需过多地承受压力。

另一方面,美术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如果走这条路,人生的选择会更早遭受局限。当时我学习绘画专业的意向并没那么坚定,因此还是希望能通过大学四年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边:主业的话,没有考虑过绘画设计方向(白月光就要远远地看着才美嘛,划掉)。但是考虑发展一些副业哈哈哈!比如现在有接画稿,也想着接一些期刊封面绘制。

边昱佳的“月刊元素”

 

Q: 你一开始选择了元培的原因是什么呢?身为元培学生的这段时间里你有什么感受?进入元培之后还是需要选择具体专业,你在选定专业时又是如何考虑的?

 

黎:选择元培学院原因之一是我对于交叉学科的好奇和兴趣,之二是对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的渴望,之三是希望能有更深厚的人文功底。

我觉得元培学院完全符合我的期待和想象。我在元培遇到了很多与我和而不同的同学;在书院课程以及书院建设等很多方面,我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新”的氛围:每个人都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我们的人生是一场难以预测的却全神投入的实验。元培的老师们也十分关注学生切身的需要,并且愿意聆听学生的声音,让我很受触动。而书院课程也在努力地让我们以学生的思维和方式去服务包括自身在内的学生群体。

关于考古专业,高中的时候樊锦诗教授的事迹让我很受震撼,加之我特别喜欢甘肃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艺术,于是在短时间内对考古产生了兴趣,仅仅是被这门学科的气质所吸引。现在我发现博物馆专业非常符合我对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研究领域的要求。我很喜欢博物馆的环境,很愿意从事相关的工作。我觉得博物馆是一个充满着发展的可能性的学科,在中国,博物馆产业和研究领域才刚刚起步,能够发挥的空间十分宽广,在这个学科里我看到了缤纷的可能性。并且,博物馆跟艺术以及其他我感兴趣的人文社科的联系十分紧密,这符合我对学科交叉的兴趣。

 

边:其实我选择元培的初衷很普通哈哈,就是馋元培这种共同生活和自由选专业的氛围。能和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真的很快乐!感觉元培人一方面乐于维持这种集体感,另一方面也从中收获到了很多,这种正反馈竟然是真实的!震惊!

选择专业也是因为我真的割舍不下理化生中的任何一个呜呜,看到有整合科学这样的专业我直接冲了!

 

吴:选择元培的原因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考了出乎意料的分数,对专业还不太确定。进入元培之后总体感觉肯定是赚到了。元培的多元化氛围让我受益匪浅,能与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元培在专业选择方面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但要深入了解一个专业是很困难的,转专业的试错成本不小。就我自己来说吧,当初多少有些从众地选择了数科,所幸现在总体感觉还不赖。

 

Q: 目前已开设的许多书院课程都丰富多彩。除了绘画班外,你还可以介绍一两个喜欢的课程吗?觉得它们有趣或引人注目之处在哪里?

 

黎:我还参加了设计组。相比起“课程”,设计组更像是一个“团队”。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帮助学院做一些具有特色的设计,也会在与其他的社团或学院联合举办的活动中承担设计类的工作,有海报、电影票、服饰、各种纪念品等。我们也会利用35楼植物墙等空间布置一系列的小型展览,管理35楼门口的心愿墙,今后还会将设计的范畴由平面拓展到装置设计一类。还会不时有听讲座、看展览之类的活动,同学们在例会中互相分享设计时的奇思妙想。现在为了适应书院课程的模式,也另外开设了ps系列的课程,还跟其他同学合作开设了3D打印课程,不断拓宽业务、进行新的尝试,同时也为设计组招来一些新鲜血液。

 

边:比如国画课程?有专业的老师来教效果就是不一样!国画重视意境,用墨、笔法,颜色(也许有)和留白去表现意境,像是人与画与创作者进行了更深层的精神交流。从这个角度看,学习国画也许更能锻炼表达欲和诗意。

 

吴:我这学期参加了篆刻课,感觉相当有趣(虽然好几次刻伤了手)。最大的收获算是让我领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虽然知识浅尝辄止,但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03

一起画画的幸福

参加绘画班的同学们主要都是出自对画画的兴趣而报名,我们从中采访了17级哲学方向的吴坤珏、19级古生物方向的苏心笛和20级人工智能方向的王瑞诚,在他们的回答里找到了很强的共性。

 

Q: 选了哪个学期的绘画班?当时为什么选择它?

 

吴:我应该是比较早加入绘画班的学员,原因就是喜欢啦。当时没有想太多,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画家,但是学校方面条件不允许,只好放弃了。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继续参加的哈哈哈。

 

苏:两个学期都选了,主要就是因为很喜欢画画,当然也希望能通过课程得到提升。

 

王:选了上学期的绘画班,当时是想重新捡起画画的技能(也可以说是画画的动力),也有提升技巧的想法,同时可以当作周末的休息时间。

 

Q: 为什么会喜欢画画?以前专门学过吗?一般用什么材料,更偏爱手绘还是板绘?

 

吴:因为喜欢把注意力投入到创作的体验。以前没有专门学过绘画,因为比较穷,平时只用自动铅笔和普通的橡皮擦。初中的时候破费买过友基的手绘板,感觉很不错,如果不是条件限制,更偏爱板绘,因为擦线条不用花力气。

 

苏:从小就喜欢呀,这个大概不需要理由吧。7岁左右开始学,素描水粉国画油画漫画都学过一点,但一直都以兴趣为主,没考过级,所以大概也不算专业训练。

更喜欢手绘,一般用铅笔和彩铅(等我有钱买板子再试试板绘)。

 

王:因为可以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但没有达到“表达”的地步。以前学过一两年素描,算是业余兴趣班,所以更偏爱手绘。想学习板绘,没能坚持下来。

王瑞诚在绘画班画的素描

 

Q: 平时是怎样自己提高绘画水平的?会经常找素材临摹别人的作品,还是更愿意自由创作?有没有喜欢的画手或绘画风格想介绍给大家?

 

吴:高中的时候还会努力一下,比如买一些绘画教程书、杂志、插画集或者原画集看看,临摹对象是插画和漫画小人比较多,或者在lofter、Pixiv上学习一些喜欢的画手的绘画风格。大学就变懒了,偶尔会在知名学习平台bilibili挣扎一下,看其他大手怎么画画。

我也喜欢自由创作,跟朋友画一些小短漫,基本上没有偏好的画手和画风。硬要说的话,吊带袜天使的风格很适合表现动作张力,氰化物的画风很适合用来画剧情,最近很火的游戏哈迪斯,那个美术风格也不错。

 

吴坤珏的临摹

 

苏心笛的画

 

苏:我基本都是临摹,自己其实没什么创作能力,不过偶尔也会摸鱼(做一些简单的速写练习)。

我喜欢的画风其中一种是很精致的,如“时空中的绘旅人”,另一种就是像简笔画那样简单又可爱的,如Liz climo。

 

王:平时就临摹喜欢的作品,也有想系统练习人体结构,但是没有实践。现在的水平还达不到自由创作的程度。

 

Q:你平时的学业压力是否较大?每周可以用来画画的时间多吗,如何在安排自己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还能有时间画画?绘画在你的专业学习中有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比如绘图等...)?

 

吴:要说压力不大是假的,有绘画班的话,花在画画上的时间可能每周也就几小时。平时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图就会照着画下来,内容是临摹插画为主,有的时候出于记手账的需要也会画一些小物件,给朋友画一些原创漫画之类的。

我是学哲学的,学习方向偏古典。通常来说(尽管争议非常大),美学(或者更专业些称作艺术哲学)属于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而绘画的技术性还是比较强,和美学的差别是相当大的。就我个人感受而言,绘画给人的独特体悟可以为我理解一些专业术语提供新的径路和视野。绘画与我的专业学习直接联系并不大,不过作为兴趣爱好,我会在平时放松(学不下去)的时候画两笔。

 

苏:每周画画大概就是课上的两三个小时。我是学古生物的,绘画跟专业其实还挺有联系的,看岩石薄片和化石什么的经常需要手绘。嗯这么看的话,其实用来画画的时间还可以加一点:实验课上画图的时间。这样就平衡得很好,画作业里的图也很快乐。

左:苏心笛的古生物作业绘图

右:苏心笛的素描作品

 

王:最近学习压力比较大,每个学期每段时间会参与不同的活动嘛,至少这段时间不会考虑用画画放松自己。绘画可能对我学的智能专业没太多帮助,或许学习计算机视觉或者图形学会用到。以前学过化学竞赛,每天都会画有机结构式,以及奇奇怪怪的立体配合物。

 

Q: 绘画班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在那里得到了什么样的收获,或者遇到过什么比较难忘的事情愿意分享?

 

吴:最深的印象可能是这学期组团去清华园的交流活动吧!收获是饭很好吃,最难忘的是清华艺术博物馆旁边的艺术商店,东西尤其贵。

 

苏: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教学部分完成后动笔画画的时候,每个人都非常安静和专注。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抽出这样一段时间,完全沉浸于自己的爱好,真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然后要夸夸老师和助教们,讲解详细又有趣,而且会耐心地给每个人指导和鼓励。

 

王:绘画班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鼓励大家勇于尝试嘛,这个是感受到的总体气氛,是一个新手friendly的班级。也是这种气氛影响我上学期报名了钢琴课。(虽然这学期搁置了,害,三分热度。)

绘画班在上课中

 

Q: 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而选择了元培?在这里的生活体验是怎么样的呢(如人际交往、学业...)?你在选定专业时是如何考虑的?

 

吴:我进入元培的原因是选课比较自由。在大学的生活比从前十多年的生活方便得多,代价就是学业压力也是有史以来的大。因为同学们专业各不相同,人际交往应该是相对其他院系的同学来说更加分散,这个元培的同学们应该都有体会。

专业选择方面,和绘画一样,选择哲学专业也是因为兴趣。

 

苏:说实话我当时的第一志愿是环科。但后来在这里认识了很多非常厉害也很有趣的同学,有了进行各种尝试后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也是这样确定了自己喜欢并且适合的专业。当然还得到了本专业导师和学长学姐们的热情帮助,从他们那里了解了关于本科、读研、就业的各种信息,非常感谢他们!

 

王:当时签约不选择化院就只能来元培,其中也有对未来专业迷茫的因素。我单方面觉得,元培是一个又松散又紧密的团体。

我喜欢玩游戏,所以经常捣鼓电脑,目前暂时选择智能方向,主要是觉得计算机很有趣。这个理由就足够了,有趣即正义。

 

Q: 除了绘画班以外,你还能介绍一两个喜欢或感兴趣的书院课程吗?

 

苏:感兴趣的很多,但并没有抢到。常年在课程群里窥屏,暗中观察过生活技能、美食、篆刻、手工、跑团,感觉活动都很有意思,而且确实教了很多实用的技能。

 

王:我挺喜欢这学期新开的设计小组的,虽然有些冷场。负责的学长讲设计原理非常有趣,也有详细的技术讲解,最终我也做出了漂亮的海报(是和画画一样的成就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