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视野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元培视野

元气人生 | 胡月:自由拥抱世界

 

 

 

国际与社会:学业探索

 

我是2019级的胡月,出生在新疆阿克苏,真正的格兰芬多,虚假的ENFJ。我是国际关系方向的,本来想修社系的双学位,但有一次跟猛大进行导师交流,他说学位有时也会限制自由选课和学习,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去组建知识结构说不定是更好的选择。于是我顺理成章(鸽了)自由选择了一些社会学系的课,包括现代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研究,历史社会学、民族研究、社会性别研究。我觉得社会科学交叉性还挺强的,尤其是对国际关系学科,无论是做传统的政治理论研究,还是做政治经济分析、危机管控,都需要注重历史背景,比如“民族”在内政和外交中都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包含了文明类型、认同政治等内容,几乎从教育公共政策到国际关系演变都会涉及到。总体而言,这些课程辅助了我的专业学习,也拓展了思考维度。

 

 

在选择国关专业时,我考虑过就业前景、对家庭将来的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等等。刚入学的时候我曾经想学实务的外交学,比较偏向技术性的谈判和外交礼仪。最初也很喜欢从语言、文化、认知、历史这些偏人文的方向学习国关,比如历史冲突与交往、现代民族仇恨的化解、跨文化交流的认同。但国关这个方向的政治性不可避免,它以政治理论和历史背景为基础,意识形态会在国际冲突中产生很大影响。我当时感到迷茫,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在这个领域能够做些什么。后来有了一点方向,我对“全球治理”渐渐感兴趣,包括发展研究、开放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经济不平等问题一类,也一直对公共政策欧洲区域研究感兴趣,并开始学德语,有意在相关的学术项目和实习中增加对这两类问题的认识。

 

在学德语的入门阶段,不能读任何德语报道或者文献,天天机械地背单词学语法,耽误了很多其他学习时间,但因为这是深思熟虑的决定,我便坚持了下来。在我看来,多一点“沉浸式学习”,以这种偏人文的“认知和感受”的角度学习国别研究(文化、历史、政策等),是一种“反内卷”的安慰。以后有机会我也很想学其他语言,语言本身是了解一个文化的钥匙,通过历史词汇的演变、某个语句的组织,能看到他们的本位心态和文化气质。在框架相对宏观的学科里,具有“案例意识”、不脱离民众本位和文化本位,是比较重要的。从德语中可以看出他们有点机械死板的可爱,比如“大众”牌是“人民的汽车Volkswagen”,以及BMW的意思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我们可以顺带思考一下低碳转型中德国汽车行业的能源供应、就业和技术合作、国际贸易等问题。比起单纯求索“德国在欧盟中的经济地位”那种一步到位的方式,我认为这在本科阶段是很有意思的学习思路。

 

国关课专业笔记

 

虽然“社恐”在当代大学生中几乎不可避免,但通过努力尝试跟国关老师们和学长学姐交流,我收获了非常多的知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首先是吕晓宇老师,老师非常年轻,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在牛津的博士经历,除了教授知识以外,还对我们起到了偏向同龄人的榜样作用。我在国际组织人才办公室(PKUIO)当助理期间,参加了联合国青年人才(YPP)的宣讲会,知道了老师有在难民署的工作经验,还看到老师写的新闻观察和小说这类从生活视角观察政治学的文章,觉得这样的人生很精彩很多面很真实,会让我反思“卷”的另一面其实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

 

我进一步确定了对欧洲研究和语言学习的兴趣,同时老师带我参加了牛津大学主办的“变化世界中的欧洲”——Dahrendolf Scholar项目。这个项目面向硕博学生,以读书会和成果形式分两年期开展,参与方有我们北大国关,还有斯坦福大学、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探讨各国与欧洲双边关系,特别感谢老师让我一个本科生作为助理去旁听。首先,我意识到这种读书会讨论的模式不会把人一直困在选太多课和流水线写作业的模式中,因为个人上课学习效率不高且更喜欢充分阅读思考,所以更喜欢读书会;但研究生的这种学习模式也更需要现阶段接触充分的理论和历史打基础。其次,我从中体会到了思想碰撞交流的意义。硕博学长学姐们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以民粹政治为典型)并与欧洲研究联系起来,以欧洲为中心节点观察双边和多边网络关系,这给了我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莫大的启示。

 

还有一位给我极大帮助的老师是国关的董昭华老师,我选过她的课程《全球治理的政治经济分析》,主要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内,用制度和利益的框架分析谁受益谁受损。老师讲课循序渐进,在那个学期和国政经一起学,我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我们国关方向的同学相对缺乏经济学基础,但老师讲的很多模型,包括面临中东石油危机时不同国家的内部调整政策案例,都非常清晰,不难理解。期中作业也很有意思,是进行一个实际案例调研,我们要去选择世行和亚开行的项目报告,并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老师还请了自己的师姐,分别是世行和亚开行的一线工作人员,来给我们介绍全球治理的实际情况与困难。

 

后来我去找老师交流,说我对它感兴趣但是有很多困惑,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学有什么基础要求,跟经济学的差别在哪里,将来的就业方向或者发展前景是怎样的。那天老师专门把我的作业放在办公桌上,准备交流时查看。我跟老师提出了我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实习期间对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政策诉求中共同利益协商的观察,老师回答后还说感谢我向她分享,还说欢迎常来,说同学们在课堂上很积极,她很开心。学期后她还给我发邮件咨询课堂教改的反馈,感谢我上学期的勤奋思考,希望我能提出建议,用来改进和提升课堂。我觉得特别感动,老师对待我们的耐心和鼓励、对待课堂的严谨认真,真的从学术和人格两方面帮助了我在这里成长。

 

还需要提到我的好朋友彭然,她也是元培国关方向19级的同学,我们都是新疆人,她是北疆我是南疆。我们的兴趣非常相似,包括喜欢人文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喜欢战争史、西欧的民俗生活、史诗和魔法,有“带着魔法气息的羽毛笔”这种共同的收藏爱好,但最喜欢的课程和老师不一样。我们经常互相吐槽但也能学到一些不同视角的东西。这也是国关学科的特点之一,同一个议题下,不同国家进行多边场域对话时会有竞争有合作,外交需要把握好斡旋的空间。

 

我和彭然都对新疆有一种纠结的情感,喜欢自己的家乡但觉得它发展得不是很好。2020年7月我们申请了学院的“美灵·未来人才项目”,做新疆的基础教育研究,对新疆的12年义务教育、国语教育、内高班等特色政策进行最新观察。我们都想做一些真正能够落地的东西,正好遇上了这个契机,既能研究自己家乡的发展,也能锻炼实际调研能力。

 

家乡菜和特产

 

在元培当然也认识了其他有趣的朋友,我的室友们平时会讲一些跟自己专业相关的故事,尤其是整合科学方向的室友,每天一个生物小知识,她会用非常可爱的方式讲清楚那些我听不懂的东西,会讲量子力学的神奇之处,会给细胞画拟人图,让我觉得一定要把自己的专业学成这样,使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把热爱和兴趣叠加在一起。想看小说可以找中文方向室友推荐书,在实习很累的摸鱼期间看古怪浪漫的《马可瓦尔多》。我也可以在社会观察方面跟同为社科专业的法学室友进行交叉学科的大辩论。虽然我在元培认识的同学并不多,但这种宿舍环境很理想。

 

在北大

 

至于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我曾经是元培学院学生会国际交流部的副部长。大一大二的时候做志愿者比较多,疫情前参加过学校第一届的退休老教师表彰大会,也做过北京论坛的志愿者,承担场务和临时交流这种工作。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北京论坛有两位老师让我带路,一位芝大的教授和一位瓦萨学院的教授。我当时刚上大学一个多月,非常惶恐和紧张,但他们一路上跟我聊天,问我对书院生活和通识教育的期待、选元培的原因,夸我英语说得很好,还邀请我去跟他们同桌吃饭,跟我说很感谢你们志愿者。这种经历很难得,也要感谢学院提供的机会。我还在学院的乒乓球队和学校的乒协,希望大四能有机会加入元培女足!

 

在乒协

 

体育人生:乒乓球的热爱

 

有关体育经历,我从小就学习乒乓球,也是足球球迷。足球是因为我爸“按头熏陶”,但我爸喜欢齐达内,而我发展成了巴萨球迷。我的家人也都很有运动天赋,中学时期我们经常一起户外徒步、骑车、打羽毛球。我还在大学学会了游泳。

 

 

踢足球

 

我曾经练乒乓球是想走专业运动员道路的,小学每天放学先去练两小时球,十点回家写作业(新疆比北京时间晚两小时左右),四五年级开始进入专业队,初中寒暑假会去中国乒协乒校训练或参加比赛。五年级的时候我在浙江援疆政策下进入浙江省队训练,开始了半天学习半天训练的生活。同班里大家都是练各种各样的运动的,有体操、羽毛球、网球、篮球、排球等等,大家晚自习会写训练日记,都非常有趣。周末我们去体操馆玩蹦床,还会在校园达人秀见到孙杨和叶诗文,这些很有意思,和学校的生活非常不同。我会被竞技体育三系(小球)的其他伙伴们(羽毛球、网球)嘲笑身体素质太差,那时候竞争很激烈,比赛的输赢也很残酷,于是我在很小的年纪就懂得了输赢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想要的东西需要努力争取,要对自己负责。八位奥运冠军的照片就挂在学校中央,竞技体育这种精神后来也一直影响着我。还有当时的同班同学后来成为了高水平运动员来到北大,很多年后我们在国关的课堂上相遇时很激动。这种感觉就像选择了平行的道路,各自努力并站上了属于自己的山峰。

 

 

打乒乓球

 

我参加过新疆省级比赛,后来成了国家二级运动员。在初中高中假期我都会去参加省锦标赛,运动员生活和学校生活互相穿插、互相调剂,既能舒缓压力,也锻炼了我的身体。

 

中学时期参赛

 

训练过程中也会有不想坚持的时候。文化课在广度和深度上可以自由组合,但打乒乓球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在一个箱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重复,也找不到自己的打法,这时就应该思考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走这条路。不过也有励志的高光时刻,比如训练场馆晚上锁门,我们有时候会留一个门不锁,溜进去加练。

 

来到北大之后我在校二队,可以说是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社团帮助我开始了“向往的大学生活”。第一次去院队训练的时候遇到政管的一位学姐,我以为是互相对练,但她说“你想练什么我可以陪你打”,我一时间有些疑惑。练着练着发现学姐好像是削球打法的,但怎么会进攻比我还好那么多?后来才知道,学姐是前新加坡国家队的成员,还曾经拿过世乒赛团体冠军和青奥会女单亚军,退役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新国立,当时是来北大政管读硕士的。刚上大学的我一整个震撼住了,这种多线开花、又低调又努力的感觉,让我非常佩服。

 

大一的时候我们去山西大同打了全国大学生业余比赛,拿到团体三等奖。还有就是拿过新生杯女单第二名、北大杯团体第二名。指导老师周正卿老师带我们每周两次训练,校二队的大家庭氛围也超棒。运动队的大家都很随和、很奔放,比较好相处。比赛输球赢球大家都会聚餐,是学习之余的放松。硕博学长们也会“在打球之余抽空发paper”和“海底捞完回实验室”,还有进行写码和陪练球的“交易”:聚餐的时候他们开玩笑说,你帮我统计,我陪你打球,怎么样?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我大学生活里的难忘瞬间。

 

阳光体育乒乓球比赛

 

北大杯比赛和获奖证书

 

总体来说,乒乓球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包括体质好、性格比较坚强,还在大一军训的时候进了特战连。我至今记得那些两周一次的大循环、那些体校生活冬训时期5点起床的长跑,这种竞争和“拼命”的经历很宝贵,可能和谷爱凌讲的“挑战的兴奋感”有一致之处。跑过一万米的距离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难以坚持,打过单淘汰就会明白什么叫珍惜机会。我不会觉得艰苦的条件是折磨,比如加入特战连和格斗班,只要抱着探索的目的,这些就是有意义的让人开心的。

 

除此之外,我现在也会保持有规律的锻炼,因为核心力量和平衡对人非常重要。可以把运动当作打开自己的视野和心胸的方式,呼入新鲜空气,放松一下自己,而不是把它当作一项kpi来自我督促。运动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我走路经常崴脚但从来不会扭伤,而且比较有力气,遇到抬箱子找不到人帮忙的时刻,女生也要能carry自己。  

 

大一军训在特战连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对我的人生观影响很大的另一个维度是旅游。我的家乡非常偏远,到北京直飞需要约7小时,距离新疆的东段还有1000多公里,是个原原本本的农业小城,是“新疆棉”和红富士苹果的核心产区,也是南疆贫困四地州之一。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拓展视野,毕竟“要对自己负责”。

 

2010年我曾去过上海世博会,2012年去过港澳台旅游,2016年去了伦敦并在寄宿家庭生活学习。初中的时候我在台北和高山族一起过春节。去伦敦的时候刚好遇见了The Vamps 在特拉法加广场公演,那时候可能就形成了这种要在实践和感受中学习的意识,主要是在多样的文化差异中感受文明、历史、风俗和制度对人的影响,从比较偏人文的角度喜欢国关这种学科氛围。这些经历导致了我热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我也曾遭遇过“地域歧视”等问题,但这都构成了我日后努力生长的潜力和无限可能性的其中一部分,在边城的单调生活中,成为我思考社会和自我反思的养分。

 

房间里的体育海报

 

除了旅游,“行万里路”的另一个部分是亲近自然,我很喜欢户外徒步和骑车,有过许多次徒步经历,在新疆的夏特古道、塔克拉格牧场、雪山雪坡、冰瀑布等都徒步过。虽然一开始很中二,是因为喜欢贝尔·格里尔斯那种直面未知和求生的感觉,但后来逐渐成熟,参加了户外俱乐部,成为一名“驴友”。有时爬山需要手脚并用,我还曾经在有一次跨过小溪的时候掉进了河里。珍贵的燃气灶会让人感受到方便面原来是如此美味,冰爪会让人感受到原来四肢协调和脑袋聪明一样重要。我看到过松林中被狼吃剩的马骨,下雨时骤降10度的山坡;自然的力量会让人忘却压力、郁闷和琐事。记得有一次在石林的土坡滚下来把冲锋裤都磨破了,晚上户外俱乐部的大巴还在山下坏掉了,为了防止狼和其他动物来侵扰,大家就点着篝火等救援。在这种时刻,专注于自身的同时,我会明白重要的不只有考试,生活不仅限于此。保持渴望,不断尝试,像格兰芬多的巫师那样勇敢探索,才有希望触及到人生的更多面向。

 

在山林徒步20公里来回,大家需要把自己的垃圾全都带走。每次看到被风化侵蚀的边疆烽燧遗址时,我们也都会被触动。这样看来,保护环境似乎就不仅仅是政治的议题或口号,徒步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也让我摆脱了“互惠”的思考。

 

结合以上说的这些,就进入了自我回忆中不可缺少的寻找同好(夹带私货)部分。我感觉《进击的巨人》《纳尼亚传奇》《权力的游戏》这些比较宏大制作的魔幻史诗作品也成为了我人生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需要提到“自洽”这个概念,虽然这些作品是虚空架构的,但文明的对话交流、差异与冲突也和我对学科专业的兴趣很符合。我的兴趣爱好算是一整套“自洽”的兴趣,在这里,我可以对文化与文明的差异和对话进行推演,也不失为思路打开的一种方式。

 

旅游、徒步以及看这些作品,也许是“现代性”进程中的减法,也可能只是简单的兴趣使然,但我觉得这样的经历让困在“卷”中的我们得以喘息。在短暂的人生中我曾经换过赛道,所以能体会到只靠天赋、热情和努力之中的哪一样都很难达成目标。现在,虽然我也会吐槽自己一直忙忙碌碌,不停地做实习做科研,没有静下心来多看点书,阅读基础的教材和理论著作有时也会感到枯燥;因为疫情不能出去,对国关学科的“眼界”和“体悟”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我还是要尽可能在实习选择、选课和科研方面做一些让自己真正能产生触动和思考的事。也许实现不了“兴趣驱动型的成功”,但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一直保持彩色。

 

参加户外俱乐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