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基本情况简介:
张康,男,陕西生源,元培学院2001级本科生,国际关系方向。2005年7月赴巴黎政治学院欧洲事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后进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要负责欧洲和非洲地区的事务。2012年调到秘书处。2013年考上北大国关博士。
访谈正文如下:
在2001年,北大的领导层对于元培的成立也是争议非常激烈的,最终改革的意见占了上风,元培计划就这样成立了。作为元培唯一一届入校后再进行选择的学生,师兄坦言自己进入元培也是机缘巧合——在南门闲逛的时候看到了元培学院的白色旗子在各个院系的红色旗子中非常显眼,于是经过简单了解之后就报名、面试、筛选,最终从新传的广告专业被选入元培。当时元培只有一个班,80多人。师兄笑言,自己那一届“就像黄埔军校的第一期,不过当然,黄埔军校是第一期最好,而元培是一级比一级好”。
虽然面对了一些现实的困难,但这并未影响张康师兄丰富多彩的大学成长经历。师兄自己笑言“除了学习什么都做了”:在学习方面比较按部就班;学工方面,曾经参与过校会的外联、校团委宣传部,并担任了重大活动中心的主任。后期,元培成立了团学联会,张康师兄担任秘书长;还参加了山鹰社,元火动漫社,北大剧社等一系列社团。正是这些多彩的经历,丰富了师兄的大学生活,也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了师兄各方面的能力。师兄坦言,参加各种学生工作是在大学期间最为塑造能力的事,它大大培养了自己与人交往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建议大家可以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甚至可以略微牺牲一些学习,多做些学生工作,能够更多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相比之下,社团则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山鹰社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北大剧社可以培养人的气场,以后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会怯场等等。
处在元培,选课、选方向自然是人人都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身为元培的第一届学生,师兄在选课方面也对师弟师妹们给予了指导。师兄自己在大一的时候选课非常广泛,选了很多院系的课,文理都有,比如政治、哲学、拉丁语、生物学导论等等。大二的时候由于公务员家庭的氛围感染和自己从政的梦想选择了国政专业。后来未选择修双而是选择辅修了法语二外,现在想来,自己日后的人生轨迹也与学法语密切相关。师兄笑言“在学校的时候学的一般,后来想去法国了才开始好好学法语了”。同时师兄建议,有志于出国、留学、或者从事与国际相关专业的同学学一门二外。精力允许的话修一门二外或者双学位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对于很多同学对选择什么专业非常迷茫的问题,师兄建议:迷茫要想清楚迷茫的原因——元培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立的。大学若是对所学的专业不满意无非就是三种情况:之前不了解随意报的、追热门后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分数原因被调剂的。但是师兄认为,不管对于专业还是就业,都要兼顾兴趣与能力,做自己有兴趣并且擅长的事情。要先想清楚,再把二者结合起来。建议大家大一的时候可以理想化一点,什么课都学一些,才能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那种随大流报热门的现象不是元培的理念,而且热门是随时在变的,一时的热门反而可能会对以后的出路方向限制的比较死。所谓行行出状元,冷门也有着冷门的好处,比如学中文,以后就什么都可以做,再如一些小语种,在就业时也非常具有市场。
言及在元培最大的收获,张康师兄认为就是学会了选择和承担。对于师兄来说,来到元培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师兄选课的时候也很纠结,因为元培没有像其他院系一样安排好的课程。但在经过了这些之后,以后面对选择时会比一直经历着被安排好的生活的人具有更多优势,也能以更淡定的心态面对挑战。至于承担,师兄举了一个小例子:大一时因为自己是文科生,只需要学数D,但由于选课的时候数D的所有班都选满了,最后分到了数C,导致学得非常痛苦,甚至挂过一次科。即便如此,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师兄举这个小例子来说明:生活中的很多结果是由于个人选择、体制、现实等等原因造成的,无法改变。但既然事情已经如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把事做好。
虽然面对种种挑战,但师兄仍然不懈奋斗,在努力中规划自己的未来:目前的想法是继续做公务员,但也不确定是否一辈子在这个行业中。师兄戏言“公务员被大众称为‘铁饭碗’,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含义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不能跳槽,这也可以算是公务员的特点之一了”。并且师兄今年报考了北京大学国关的博士,已经被录取了。选择回校读博,一方面是希望从知识上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博士学历对工作也有帮助。师兄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了一个小的建议:自己上学的时候只有做研究的人才会去读博,但现在发现身边的人全都是博士学历,这也是回校读博的原因之一。相比于这样的周折,一口气读下高学历在做公务员上是有优势的。
言及于此,师兄在采访的最后就大学四年的规划给师弟师妹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方式。建议大家大一不要太现实,一定要有理想和抱负,所谓到什么山路唱什么歌,如果大一就开始特别功利现实的话,或许以后可能每个月工资比别人高,但是一辈子都不会快乐。大二的时候要开始定调,确定自己的专业。大三的时候开始考虑以后的出路:出国留学、保研、工作等等。大四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出路。另一个建议就是,大家既然选择了元培,就意味着认同元培的理念,所以师兄觉得最好不要本科工作,至少要读完研。同时绩点在以后的路途中并不是一个必要标准,师兄以自己的经验来讲,不管是申请、出国、面试,绩点都只是一个“仅供参考”的项目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真正注重的还是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访谈感受:
40分钟左右的访谈虽然短暂,但张康师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纵然前行的路上会遇到挫折,但它们不是阻拦我们继续奋斗的理由。用张康师兄的话总结,就是“人生就像酿酒,虽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反应和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最后酿出的是最香醇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