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书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住宿书院 》 书院风采

北京论坛分论坛十三 纪要(一) | 住宿书院:制度与理论

北京论坛(2019)第十三分论坛简介

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国际经验与亚洲探索

 

通识教育作为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代表了本科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世界一流的通识教育学院通常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包括特色课程体系和住宿制书院的体系等等,在当今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住宿制书院在培养本科生的认同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中国大陆,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代表的通识教育学院的探索和建设已经有一段时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在住宿制书院的建设方面,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未有成熟的经验。

 

2016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全体本科生整体入住校内35楼,学校同时将35楼地下一、二两层配套作为元培学生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元培学院建设书院制度提供了大力和必要的支持。在这一基础上,元培学院计划尝试探索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书院制度,在管理制度和组织建设、相应博雅教育目标、书院制文化与传统培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本分论坛拟邀请世界著名高校及亚洲著名高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尤其是港澳台地区高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参会,一方面汲取世界一流高校通识教育学院的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学习港澳台地区高校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融为一体的具体经验和制度模式。

 

我们希望将该论坛办成在中国关于通识学院的标杆性定期论坛,邀请与会的学院将逐渐延伸至亚洲和欧美各一流高校。相信该分论坛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通识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探索新的经验和模式,成为亚洲与世界通识教育建设的一个标杆性论坛。

 

讨论纪要

11月2日上午,北京论坛(2019)“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国际经验与亚洲探索”分论坛第二场讨论会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M11会议室召开。

本场讨论会的主题为“住宿书院:制度与理论”,讨论会由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李东辉主持,共有五位嘉宾进行了发言。

 

Robert Henderson

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 高级导师

 

 

第一位发言人是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高级导师Robert Henderson,发言主题为《作为联合大学的剑桥:13世纪的教育理念如何在21世纪发挥作用》。

他详细地介绍了剑桥大学建设良好学术氛围的相关举措。首先,他从剑桥大学的历史讲起,指出剑桥大学自建校之初就有着反抗主流宗教思想,重点发展学术研究的理念,并通过与牛津大学的比较,强调了剑桥大学在理念和学生培养上的独特之处。接下来他介绍了剑桥大学的行政制度,特别提到了学校的委员会。委员会是剑桥大学重要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体制并非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是自下而上的,兼具综合性和民主性。

随后,他又介绍了剑桥大学的院系与学院。其中院系按学科进行设置,并设有专注于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心;学院则负责学生的食宿与社交,并举行专业化和定制化的学术指导,鼓励小组学习与师生交流。除此以外,他还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指出剑桥大学的建设反映了英国社会的变迁、体现了学术研究重心的转移。

最后,他最后还提到北京大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共同的知名校友徐志摩,引用了他的著名诗句作结。

 

Luis Inoa

美国瓦萨学院 副校长、教授

 

 

第二位发言人是瓦萨尔学院副校长Luis Inoa教授,发言主题为《掌握共同生活的艺术:在通识学院中住宿经验的意义》。

 

他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简要说明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学术背景。他特别提到自己的孩子,并以此强调博雅教育对未来一代的重要意义以及博雅教育随社会发展的不断转型。

 

他发言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在这一部分中,他通过引用多部相关文献,证明了博雅教育和住宿制度的独特优点。例如,博雅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教育体验,激励学生投身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使学生形成多元化视角和综合性思想,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住宿制度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强有力的方法,住宿学生普遍具有更强的毅力、归属感、安全感,更好的交流能力,在参与活动时也展现出更高的连续性。发言的第三部分是一些建议,他提到了两个与跨学科教育和住宿制建设有关的、有指导性意义的网站。

 

最后,他对自己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和与会嘉宾共同推进通识教育理念全球化,从而促进思想传播,让科学、艺术蓬勃发展。

 

黄永成

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 院长、教授

 

第三位发言人是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院长黄永成教授,发言主题为《公立研究型大学中书院的定位》。

 

他从书院制度需要投入大量财务、时间资源作为支撑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围绕“书院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介绍了自己学校的一些经验。

 

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生和教职工既属于不同的学术院系,又属于不同的书院。学生在入学后,可以根据不同书院的特点自主选择加入哪一个书院。

 

接下来,他又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自己隶属的善衡书院。

 

首先,书院是学生“家外的家”,不仅提供全膳全宿,更营造出一个开放、和谐、正面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的社交活动与文化活动提供平台。

 

其次,书院是“学习天堂”,为学生提供多种体验性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的学术追求、同理心和坚韧的品质;书院还与世界知名实验室合作,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夏季实习生计划和假期全球旅行活动。

 

最后,书院致力于防止学生“孤岛化”,通过餐时分享、学生交互、督导分享等形式,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院紧密联系起来。

 

方健恩

香港岭南大学 副教授

 

第四位发言人是香港岭南大学方健恩副教授,发言主题为《亚洲博雅教育大学中的住宿书院》。

 

他从香港的独特性讲起,指出香港是一座大城市,也是一座“实用”的城市,并由香港的实用性引出岭南大学独具特色的博雅教育建设。

 

岭南大学是香港唯一一所四年全寄宿制的大学,其宿舍制度管理性较强,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督导人员。不同的宿舍有不同的文化主题,并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以宿舍为平台,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包括体育竞技活动、熟悉校园计划、高桌晚宴等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管理自己的生活、加强相互的交流。他还特别提到岭南大学综合学习课程中的语言学习项目。这一项目在今年启动,体现了对语言教育的重视。主要活动包括: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以学生为导向的跨文化跨语言项目以及有关文化语言学习的游学项目等等。

 

最后,他进行了总结,表明岭南大学希望把教育拓展到教室以外,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资金支持,为学生自发的学习项目提供可能。

 

孙飞宇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第五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孙飞宇副教授,发言主题为《元培学院:挑战与回应》。

 

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元培学院作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实验基地的特殊性。

 

接下来,他提出了元培学院面临的三大挑战。

 

第一,是关于通识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国,在北大,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通识教育?应该以什么为具体目标?应该以什么为核心内容?应该利用什么资源,提供怎样的教育?

 

第二,是研究型大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校方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不得不面临世界排名等诸多现实问题,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系较为紧张。

 

第三,是学生的孤独感。元培学院的学生需要去其他院系学习,诸如此类的原因会导致一个宿舍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日程,缺乏沟通、缺乏归属感,学生共同体难以建立。

 

随后,他提出了元培学院对以上问题的回应。

 

第一,学院积极探索中国博雅教育的内涵,初步建立起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第二,学院鼓励学生与教授的相互沟通,鼓励小规模的研讨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导师系统。

 

第三,学院努力平衡学业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坚持五育并举,意在培养健康的学生。

 

第四,学院建立了住宿制书院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书院活动,并提供全面的支持和辅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