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国际经验与亚洲探索
讨论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
讨论纪要
11月2日下午,北京论坛(2019)“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国际经验与亚洲探索”分论坛第四场讨论会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M11会议室召开。
本场讨论会的主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讨论会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吴艳红教授主持,共有四位嘉宾进行了发言。
谢湜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院长、教授
第一位发言人是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谢湜教授,发言主题为《通专结合的中国大学书院教育模式——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探索》。
他首先介绍了博雅学院的教学特色。博雅学院致力于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精英人才,其教学方案参考国外书院的先进经验,课程设置少而精,配备大量的文本阅读任务和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广泛研读中西方文化经典,建立通识视角。
然而博雅学院作为中山大学中的特区,也面临着一定困难。当下中国大学普遍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这使得书院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同时,学生对专业教育的需求也相当强烈。他展示了一系列采访结果与调查数据,展现了教师与学生对博雅教育的不同看法,并由此进行了对书院未来定位和改革路径的深入思考。其中,他重点强调了课程部分。博雅学院新提出“2312”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选课引导,避免盲目选课。但他同时也指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要提高课程的完善性、连贯性,需要强大的教师队伍,在这一方面,学院还有提升的空间。
最后,他表明书院运作必须适应中国公立大学的建设体制,书院首先是普通的学院,应当加强与其他院系的交流,凝聚共识,及时引进新思想、新学者。
Robert Rebelein
美国瓦萨学院 副教授
第二位发言人是美国瓦萨学院Robert Rebelein副教授,发言主题为《通识教育中的学术元素》。
他首先给出两个清单,分别是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和美国顶尖博雅教育学院,并由此引出问题:博雅教育学院与其他大学有什么区别?数据显示,美国总统、CEO、诺奖得主有很大比例来自博雅学院。调查表明,博雅学院规模小,师生比高,注重小班教学和师生互动。
接下来,他又介绍了博雅学院对学生广泛的要求以及独特的教学方法。在要求方面,许多学院不仅在自然、社会、人文、外语、体育等方面有选课要求,更要求学生选修至少一门书写密集型课程,开发书面表达与沟通能力。另外还有很多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课,学习定量推理,或是选修外国民族与外国文化的相关课程,打造作为世界公民的全球化视角。
最后,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介绍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实验、合作学习、互动授课、案例研究、翻转课堂、服务学习等等。他指出,这些方法能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记忆知识,在其中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是值得的。
李猛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院长、教授
第三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发言主题为《通识教育的教学生态——新时代的通识教育与住宿书院的关系》。
他首先指出了中国的通识教育发展与西方的不同之处。中国的通识教育学院均处于研究型大学的内部,必须面对大学、院系的相关问题。接下来,他用一系列数据分析了北京大学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绩点为中心。即绩点构成了整个大学阶段的核心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关注绩点,学生关注每一门课的绩点,大多数学生选择回避影响绩点的学习行为。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生形成了高度的自我管理习惯,也形成了疏离、焦虑、缺乏自信的心态,这就进一步导致学生不愿尝试不熟悉的领域,不愿在平时在通识课程上投入大量时间,这对通识教育造成了较大阻碍。另外,由于中国本科课程的结构特点,通识教育课游离于核心课程体系之外,在大学教育中居辅助地位,学生学习时也难以形成团队效果。
在列举了以上问题之后,他从“住宿书院与通识教育的学习共同体”这一角度出发,给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建立共同通识教育课程,形成自主学习的制度与习惯,重新定义卓越学生,多元评价。
强世功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授
第四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强世功教授,发言主题为《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困境》。
他从全球化进程讲起,指出在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当下,大学面临着强烈的竞争。这就导致诸如“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体系逐渐量化,评价系统逐渐封闭,强化了对科研、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却削弱了对价值取向、文化内涵的强调。他分析了精英制度对闲暇思考的压制。传统意义上的精英阶级应当有闲暇时间进行文化思考,但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人皆有谋生需求,社会唯才是用,闲暇的贵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受过教育的奴隶”。人们在绩效的驱动下,难以真正地享受生活。随后,他又提到“社会原子化”的问题。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中,社会中间组织缺失,人们没有融洽的关系。
最后,他提出了终极问题:后工业时代,通识教育通往何方?后工业时代呼唤人文精神。尽管通识教育建设困难重重,但他仍希望与会嘉宾能如孔子所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相互支持,继续前进。
交流环节
发言结束后,论坛进入问答环节。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与东京大学东亚艺文学院Ishii Tsuyoshi教授就艺文学院对学生语言学习的要求和具体的学时安排进行了深入讨论。
文案:徐沛然
摄影:湖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