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日下午,春光明媚的午后,学科委的采访者来到燕南园53号楼的办公室采访元培学院退休专职导师王德民。
王德民教授,生于1934年,1999年从化学系退休。其后至2013年8月为北大计算中心讲授《高等代数》课程,并任元培学院专职导师。
王教授1953-1956年在南开大学物理系读书,后应召来到北大读原子核物理(即后来的技术物理系),从此便来到了燕园这片土地,一待便是近60年。在他大学毕业的1957年正碰上反右派政治运动。毕业后分配留在北大技物系任教。连续的政治运动严重地损害了这时的学术活动,学生不能专心念书,老师也难以专心学术。所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师生们的青春就被白白的折腾掉了. 现在提起这段经历王教授依然十分痛心。而再开始弥补知识, 已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了。
问及2006年为何会成为元培学院的专职导师,他说,他热爱教育事业,最欣赏的是元培学院两点特色“自由专业、弹性学制”。作为导师,面对前来交流的学生,他一向抱着“互相尊重,自由平等”的原则,因而也与许多同学成了忘年之交。
了解了导师的经历与故事,采访者也提出了关于学院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困惑。
关于许多同学尤其是新生,不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的问题。王教授认为应该看清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特质,要看自己是否与之契合。比如:学数学需要一定的数学天赋,而且应该学得自然愉快。而学物理,既需要形象的物理想象又需要抽象的物理思维能力,要善于观察周围的自然事物,对眼中万物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进行思考。
对于目前学院学生刚开学就要选课决定方向,王教授也认为匆忙的选择会带来茫然后果。他建议让元培学院新生提前进校,让同学们早两星期来到学校与导师们交流,以便了解各个专业的情况,选择自已有兴趣和并适合自己天赋的专业, 这是很重要的。
关于元培学院的专业自由,许多同学认为目前换专业的成本依然很高。王老师认为这是任何选择都无法避免的问题,落下的课少读的书肯定要自己去补。相比于其他院系,元培转专业比较方便。因此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确有哪方面的天分,或者某个专业确实不合自己的胃口,王教授鼓励择己所长、选其所爱,以兴趣为导向才容易学好,即使因此“白学”了之前的一些课程也是值得的,说不定在将来那“白学”的课程会在跨学科的过程中起到意料之外的作用。
有关弹性学制,王教授非常赞同,他认为学生多花一年或两年再读下来一个专业也很不错,他举了过去协和医学院的例子,说明更扎实的基础对将来大有裨益。目前许多同学觉得申请延毕操作复杂,王教授认为制度上可能办手续有些麻烦,但对我们来说如果想清楚了自己的方向,为了多学一两年, 多费一点事也不是大问题。
元培学院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培养跨学科人才。对同学们关于跨学科学习这一问题的疑惑, 王教授说,目前学院的制度理工科学生都需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课程,都比较浅易,但是可以给学生一个初步认识,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 便于学生发现自己新的兴趣, 将来在这一领域继续学习, 进行跨学科的创新研究。
另外, 王教授指出,现阶段的多学科学习无论是选择其他院系课程还是双学位,实际只做一个铺垫,只是了解一部分。真正的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是在以后进行的,将来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深入的跨学科知识,而现在的一点基础知识便会产生联想和启发的作用。
问及交叉学科研究时,王教授说正统的数学与物理的确比较难,而且确实需要个人天赋的。但做不了正统的物理还可以去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物理,也可以有所成就。教授将其俗称为科研上的“钻空当”,即找到前人未做过的处女地,作为自己的生存空间。科研上了不起的工作需要有人做,但终究只是少数人;而优秀的工作也需要许多人去做。
关于学院培养出的跨学科人才,王教授认为培养人才需要几十年功夫的积累,相比于整个北大或者其他院系,元培还很年轻。所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发展和改进元培工作.
有关元培学院设计时另一个目的,即方便各学科同学沟通,一些同学认为目前并未实现。王教授认为这一方面是源于中国学生的特点,即不爱讨论害怕争吵,容易拘于自己的思想。教授举了《控制论》成书的例子说明在讨论中“如果你不喜欢批评与反批评,请出去”,鼓励大家在学术和日常讨论中不怕争吵不怕被批评。另一方面,教授认为可能是考试作业压力较大,而作业的性质又多是练习技巧或者背诵记忆,少有让人思考的作业,故不便于讨论。
另外针对同学们认为不同学科的同学彼此没有共同语言的问题,王教授的观点是所谓语言不通其实是同学们不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跨学科交流时别摆生涩的概念,要试图通过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爱因斯坦对深奥的相对论的通俗解释为:“你和一亇漂亮的姑娘在公园长椅上坐一个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你紧埃着一个火炉坐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给其他专业的人讲清一个问题也是对自己是否学明白了的考验,是非常好的锻炼。
最后谈到一些同学花大量时间刷题的现象,王教授指出必须防止机械性的刷题。
习题练习的意义就在这几方面:概念、技巧以及启发性。当然,单纯的认为题目有趣来做也是可以的。这样,做完一道题应想想搞懂了什么概念、熟练了什么技巧、并带来哪些启发。带有目的性练习带来的收获远大于一个劲的刷。
王教授理想中的元培或者说理想中的教育是更加自由的。在学制、专业两方面放得更开,他一贯的观点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王教授表达了对元培同学们的寄语:希望同学们独立思考,与众不同。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最终成为跨学科人才,有所发明创造。
采访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学科委的同学们为老师赠送了准备好的果篮。通过这次采访,学科委的同学们了解了这位元培的元老级专职导师,解决了心中关于学院的一些疑惑,带着导师的祝福上路了。
记者:潘虹 王彬旭 王庆嵩
撰稿:王彬旭
(元培学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