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 》 新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大学2014 年制订的综合改革方案中,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改革的根本导向。为了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元培学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建设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模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确立在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开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革新,提倡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 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一、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当前,“95后”正在逐步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的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给大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多以教师的权威主导模式为主,使课堂更多地成为教师展示个人知识和风采的舞台,淡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采用大课堂讲授的模式,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佳;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成不变,使教师大量重复授课难以获得成就感;有些教师讲座式的授课方式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人为课程效果负责;有些学生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抵触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其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在博雅教育计划中,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事政治等教学内容,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是采取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力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2014年,元培博雅教育计划实施教学改革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这门课对于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扎实的法律基础,提高自身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教学改革之前,元培学院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院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师生座谈会,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全方位了解师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观点、现存问题和改革建议,遴选任课教师和小班课助教,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建立集体备课制度。2014-2015秋季学期,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模式应用在2014级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小班教学”实验

 

        元培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中,统筹、整合本科生四门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每门课程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密切关联、相互衔接、避免重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2014级新生第一学期必选课程,第二学期必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学期必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最后一个学期必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浅入深开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小班课教学”实践,在认真思考、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由2学分增加为3学分,采取大班上课2学时,小班讨论1学时(双周上课2学时)的方式,聘请2位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主持大班授课,遴选9名元培学院的学生工作干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参与到小班指导之中。(一)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形成具有北大特色的教学体系北京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国家级精品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有过很多探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比如教学方式方面的讨论、辩论、课后沙龙、网上交流等等都深受欢迎。此次教学改革的目标明确为坚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教学联系学生实际;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主持课程的老师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每堂大课的教学专题、讨论案例、必读材料和参考书目,教育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为依据,努力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完善专题教学,实行研究式和参与式教学,形成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教学体系。(二)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小班课教学带动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大课讲授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小班讨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在大班授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理论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小班研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两位主讲教师指导协调9位助教参与建设小班课教学。目前元培学院有6位学工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了3名博士研究生作为小班课教学的助教,实现了每个讨论班 1 名助教指导20名学生。9名助教与180多名选课的学生一起全过程参加大班授课,根据主讲教师确定的小班课讨论主题,组织学生阅读文献、研究案例,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小班研讨。(三)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相关制度教育教学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性工作,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建立并完善相应制度进行保障。一是建立教育教学相关人员的责任制度,明确课程主管人、课程主讲人、助教的工作职责。二是建立和完善集体攻关和备课制度,课程主讲教师共同承担专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集体攻关。课程主管人、课程主讲人、助教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小班课教学的总结,听取学生和助教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水平,提高大班授课和小班讨论的效果。三是建立和完善听课制度,建立学院领导、研究所所长、课程主持人、离退休教师听课制度,鼓励教师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三、“小班课教学”的实施效果

 

       与以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同,第一堂课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鄂维南院士亲自讲授。鄂维南老师在课上提出,元培学院要做好中国式的博雅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 优秀的中国公民,目前最关键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这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最重要的途径,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好,才能谈博雅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小班课教学”改革,目的就是要使这门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通识课程,通过学习能力的养成,学生能够更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思考当前中国面临哪些问题?有什么优势?有哪些经验?包括我们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面临的一些困难。这些问题的根源在那里? 应该怎样去处理?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创新精神融合在一起。只有在对这些问题有了基本共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起经 得住考验的中国式的博雅教育体系。鄂维南院长的第一讲在学生中反响很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增强了主讲教师和助教的信心,为“小班课教学”改革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个学期以来的“小班课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受到师生的欢迎和认可,特别是让学生感到从中受益:一是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探索者;二是推动了教学相长,主讲教师和助教在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的准备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不断得到激励和启发,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小班研讨与大班讲授内容相互补充,推动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在小班课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和主动的地位,教师和助教是协助和支持的角色,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普遍提高,课上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这个课能不能上好,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挑战,对老师来讲更是一个挑战,教师不能拿着一成不变的教案年复一年地使用,小班研讨推动了大班教学真正的变革,对教学内容的提高改进、对教学案例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激发学生对学问的热爱,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小班课教学中,组织讨论是引导者,而不是主讲人。助教的作用是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创造展示研究成果和演讲的环境,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部分在课堂上不发言,少发言的学生,助教的工作就是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小班研讨之中。通过小班课教学,学生提高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更加清晰准确的表达能力,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学生对这方面的收获普遍认可,小班课教学达到了通识教育的目的,更有利于提高人文修养和价值塑造。也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完成的学习才会有所收获。(三)深化理解课程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价 值导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元培博雅教育计划中的第一门通识课程,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学生对这门课建设反响好,才能带动后续课程进行改革。小班课教学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着力解决学生的宿求,学生感到在教学过程中受到重视,教师也更 容易发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不断调整与学生的磨合,更好地实现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小班课教学”的反馈与提高

 

        在本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小班课教学”实践中,主讲教师和助教不断征求学生对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的具体意见,在集体备课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方法。助教们认为,元培学院的学生们头脑灵活、思维敏捷 、视野开阔 、基础较好 ,是很适于组织小班讨论的。在课堂上,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部分同学展示了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强烈的兴趣和研究潜力。(一)大班授课在发挥建立知识体系的作用大课的讲授既要传授基本的价值规范又要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独立的价值判断力,让学生在走出这个课堂进入复杂的生活世界中时依然能够保持理智,坚守在校园中所获得的价值理念,遵守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高尚的个人品格。因此,抽象的理论讲授很有必要。 学生们对具体知识和案例的要求是合理的,并且这个要求在大课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具体的知识点和事例介绍,把过多的时间投入到浅层次的“喜闻乐见”上而缺乏思想的深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跟 帖”、“心灵鸡汤”就无水准高下之分了,这样的课 堂培养的学生走在出课堂后面临新问题时是难以 做出价值判断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是, 主讲老师在继续坚持理论深度的同时要注意阐述 的平易生动、案例的详实和课堂的互动,把握好理论深度与趣味性之间的平衡。(二)小班讨论主题和案例的更新讨论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建立起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主体性。因此,案例要有可讨论的余地,且案例的背景知识不宜太复杂。同时,阅读材料应当根据北大新生尤其是元培学院学生的特点,不断地筛选和淘汰。这一点要在开学之初就做一个调研,了解学生们的学科背景、知识积累,力求阅读材料和案例的难度、新颖程度都能 匹配。在每一学期结束时都应当对该学期的阅读 材料及案例重新审视并酌以删补。(三)评估学生“小班课教学”的时间成本这门课不是简单地从2学分增加为3学分,准备小班研讨需要学生花费大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学生提到的阅读材料太多的问题,助教的看法是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适度压缩材料的长度,规定必读与选读部分,但纵是如此恐怕也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二是通盘考虑学生培养的总体规划,今年 2014 级新生不但面临政治课改革, 英语课的形式和内容也进行了调整。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与其他的课程相互配合。在课程内容上,不同的课程之间应尽量减少重叠或冲突。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和自由空间, 不能让学生疲于应付课程任务而无暇自主安排。 因此,在制定课程计划时有必要参考学生的完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四)加强助教培训,建设专业、专职和可持续的助教队伍在助教培训中,强调对于讨论过程应当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带着问题讨论,仅仅是一个抽象的主题还是稍显空洞,最好是能够分解成几个待解决的问题;二是要平衡好阅读材料、案例和讨论主题之间的平衡,既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和案例,又要紧扣主题,两者都不能偏离;三是助教要随时关注并澄清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防止讨论陷于概念或背景的混淆而无法深入。 对于讨论课来说,需要助教在开学之初就掌握整个教学计划和学习(阅读)材料,并且要投入大量时间去查阅和熟读所有列举的阅读材料及其背景资料,围绕讨论主题提出问题供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思考,还要求助教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学生观点的正误,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五)作为课程的延伸,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理论学习应当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实践体验 的价值理性是脆弱的。据了解,现在北京市部分社 区正在尝试建立志愿服务档案,这一点可以引入 到实践教学中来,把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 活动等纳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来,将它们作为课 堂的实践考核部分。这方面是本学期课程中所缺 乏的部分。小班课教学,是进一步完善“加强基础、尊重 选择”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中提升教师卓越教学能力的探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将继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表达,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时代元素展示;继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相结合,把理论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本科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来源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官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