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元培学院党委书记孙华,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是来华外国记者最为活跃的时期,海伦·斯诺就是这些来华记者中的一位杰出代表。读了《架桥:海伦·斯诺画传》,马上就体会到了为什么海伦·斯诺注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1931年8月,海伦·斯诺抵达上海,担任美国驻上海领事馆文书。与带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斯的推荐信来中国的埃德加·斯诺不同,海伦·斯诺带着美国参议员里德·斯穆特的推荐信来到中国,准备在商业或教育领域工作。然而,她排到第三位的职业,却成就了她的事业:“我在以西雅图为基地的斯克里普斯·坎菲尔德报业联合会谋到了一个职业——但是所写文章,必须是旨在振兴死去的旅游业,向有魅力的金色东方发展。”作为特约驻外记者,海伦·斯诺1931年8月10日关于水灾难民的报道,比埃德加·斯诺著名的《中国洪水纪实》还早了4个月。
《架桥:海伦·斯诺画传》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为读者们再现了海伦·斯诺对中国社会变迁的报道,让世界更加真实地了解中国:海伦·斯诺是第一个把中国左翼画家和现代中国文学运动介绍到西方的外国记者;支持和传播了“一二·九”运动;向世界预报了“西安事变”;在延安采访了60多位红军将领,向全中国和西方世界宣传毛泽东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71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海伦到纽约欢迎老朋友黄华赴任,并在《纽约时报》发表祝贺文章。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海伦变卖家用筹资访问中国。1978年她再次访问中国并拍摄专题片,写出《重返中国》和《毛泽东的故乡》两本书。
从《画传》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为什么海伦·斯诺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又为什么会第一个获得中国“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海伦·斯诺对中国的情感是始终不渝的,她在《永恒》一诗里曾表达:“我愿在墓中面向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海伦·斯诺通过她写中国的作品,帮助中美这两个国家更好地相互了解,而她的“架桥”精神证明了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能够找到世代友好的共同基础。
海伦·斯诺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她的作品只有3本出版在她1940年离开中国之前,其他的作品全部都出版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作家索尔兹伯里曾说:“海伦是幸福的,她的书在美国未能出版,在中国却一本接一本地出版,这对海伦晚年那孤寂的心,是多么大的安慰啊!”1991年秋,当海伦·斯诺了解到中国重版了她的名著《续西行漫记》时,对一位中国朋友说:“我唯一的希望,是把我写的书出版给中、美青年一代人读,使他们不忘历史。”海伦在《重返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要弥补过去的一切缺陷,将友谊的火炬传递下去,就要靠年轻的一代……我渴望……青年一代能够研究历史,能够继续从事架桥的事业。”
如今,《架桥:海伦·斯诺画传》一书的出版就是“架桥”精神在后代和青年身上的延续。今天,坐落在北大燕园的埃德加·斯诺墓成为国内外人士经常凭吊斯诺夫妇的地方,北大师生也不断有人撰写有关斯诺夫妇研究的学术论文。为充分发挥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民间外交的作用,中心筹备出版了“斯诺研究”丛书,《架桥:海伦·斯诺画传》是其中的第五本,作者是海伦·斯诺的侄女谢莉尔·福斯特·毕绍福,译者安危夫妇是海伦·斯诺在中国的忘年之交,他们为接续海伦·斯诺的架桥事业做出了贡献,并影响着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之中。
人们对海伦·斯诺的评论并非过誉:“斯诺夫人架起了一座友好的桥梁,把美国人民的心和中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让她的一生提醒我们:在世界上大不相同的政治制度背后,有着真正的人民,他们的心、他们的思想,相距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