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学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个人的毕业照,引发了网友关注,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就此,北大新闻中心采访了薛逸凡同学和相关老师。
北京大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进行古生物研究,五十年代成立了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九十年代,因为专业调整并入地质学专业。元培学院导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建波教授说:“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2008年正式在元培学院设立了古生物学专业。这个专业整合了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课程资源,建立了独立的课程体系,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特点。这个专业是利用了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现有的优质课程资源,所以在培养过程中,不存在一个学生上课的情况。薛逸凡同学是一名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的学生。已经发表了一篇国外SCI期刊学术论文,本科毕业论文也获得了96分的高分。”
元培学院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的名字命名,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贯彻“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十六字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体系。元培学院副院长苏彦捷教授介绍:“导师制是元培学院的特色之一,当年元培导师郝守刚教授经常给学生讲迷人的古生物专业,吸引了很多学生。当时即有学生提出能否就读这样的专业方向。所以,元培学院联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经过反复论证,成立了这个交叉学科的专业。自2008年开始,元培学院几乎每年都有学生选择这个专业。”
薛逸凡说:“这张照片是在周末陪父母在学校穿学位服毕业留念时所拍摄。因为我七月底即将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十分舍不得离开学校,没有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如此大的关注。”薛逸凡在中学就十分喜欢古生物专业方向,高中时在网上搜索到元培学院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古生物专业,所以,在保送北大时选择了这个专业。今年,薛逸凡已经被美国卡耐基梅隆计算生物学硕士专业录取,获得了fellowship,同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生物学硕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古生物学博士等院校的offer。她说:“在本科阶段,是因为交叉学科的优势,才让我可以发现更多的专业研究方向,特别是在本科科研过程中,我在导师指导下还学习使用了编程语言,这就又涉及到第三个学科领域。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去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生物学硕士,未来也希望自己继续攻读以生物学为背景的交叉学科博士。”
古生物学专业是北京大学在元培学院设立的第一个交叉学科专业。此后,相继设立了政治、经济、哲学和外国语言、外国历史等交叉学科。今年九月,元培学院又将迎来整合科学专业的第一批学生。整合科学是生命科学与数、理、化、工程、信息等定量科学广泛与深入融合的交叉学科。首批选拔的20名优秀本科生将由北京大学相关院系从事生命科学跨学科研究的优秀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其中包括多名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实现教学资源最优配备。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通过学科交叉、个性化培养涌现了一批像薛逸凡这样的优秀毕业生。例如,在本科期间于《自然·通讯》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的曹霆;豌豆荚实验室联合创始人王俊煜等。现在,元培学院已经具备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的条件,于2014年推出了整体的、全方位的、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通过修订教学计划,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提供真正自由选择专业的空间、提供自由探索和思考的空间;通过设置面向未来的交叉学科专业,建立前瞻性的课程体系;创建全方位的高水平导师制度;以国内领先的住宿书院为基础,搭建宽广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