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马克斯•韦伯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发表了日后为其赢得世界性的声誉的经典之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下简称“新教伦理”),吸引了不同领域的学人加入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蹊跷的是,其中...
《民主的奇迹》,英文原名叫Miracle in Philadelphia,直译过来应当叫《费城的奇迹》。译者执意突出民主二字,大约是这词更能刺激读者眼球的缘故。原书名则更忠于书本身。
《规训与惩罚》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之一,于1975年问世。被福柯视为“我的第一部著作”。
本书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
全书的主要篇幅集中在对于微观层次的探讨,依次涉及整合、交换与分化、组织、反抗这4个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拓展到宏观层次(复杂结构)的分析。
《现代性与大屠杀》是一部反思现代性的力作。知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认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经的一个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族的一次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
现在是2016年10月15日,距离莱文森写就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本文中简称《数字麦克卢汉》)已有17年,距离...
不得不佩服雅典人修昔底德长远的眼光与深刻的洞见,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他就着手撰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一注定万古垂青的伟大著作;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有生之年觉察到他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在...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在希波战争中贡献卓著的雅典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以此为契机,逐步确立自己在同盟中的领导地位,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而斯巴达在同盟中力量不断淡化,使雅典享有的特权地位更加显著。作为同盟领...
对于法官,人们倾向于走两个极端:要么认为法官完全是政治意见的附属物,要么将法官想象成毫无偏见、完全客观的人。美国最高法院(以下简称“高院”)的大法官们是二者的混合:在现实的局限下,他们平衡各种价值和利...
反叛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柯希莫从故事的一开始,就不是温顺的服从者。正如苏童所说,“卡尔维诺是处心积虑的”[1]。促使十二岁的柯希莫推开盘子、爬上圣诞树的原因不是那盘软体动物,而来自那“最轻盈也最沉重的...
在《不朽》中有两句话会使一个敏感的读者毛骨悚然。一句是小说中的昆德拉,那个作为本书作者的人物昆德拉说,任何人只要漏读我小说里的一句话,就不可能理解我的小说。另一句是阿弗纳琉斯教授问昆德拉:“你的小说要...
“最后的儒家”这个称呼,是这本书的作者、美国汉学家艾恺冠给他的研究对象梁漱溟的。在1979年这本书出版之后,艾恺才得到了亲自拜访梁漱溟的机会;
迅疾的现代性裹挟着对于巴黎城市的巨大冲击让夹杂着复杂情绪的诗人感到不可言说的孤独感。在与这泛滥的情感同名的散文诗中,波德莱尔借用拉布吕耶尔和帕斯卡尔的话进入离群索居的孤独快感中,这种快感突破了闲散...
这大约是一句天问,除不朽者外恐怕无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然而在这发问中可以确信的是,我们都诉求合理,我们都在寻求关于正当的一个答案。于这个过程中古希腊人留意到physis和nomos的区别,一者自然...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只是战兵杨金标时隔三十六年的两次“例行公事”。曾在日头下跑马的青年战兵被时间磨成衰老的守门人——这最后一个刽子手终于死在古旧的城隍庙,血痕斑驳的鬼头刀却随着新的杀戮进入新的历史。
黄仁宇先生用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引导我们用一个旁观者的视野去目睹这些或君子小人、或贤能昏庸、或平和激烈的人慢慢走向历史为他们设定好的结局,也许是历史设定好的圈套。